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7293
2025年09月04日
《药性歌括四百味》这部作品,号称明代太医院吏目龚廷贤所著,以四言歌诀形式罗列四百味中药性味功效。形式上看似便于记诵,实则暴露出古代医学传承中最为僵化的弊病——将活生生的医药学问,压缩成机械刻板的文字游戏。龚氏其人虽顶着御医头衔,但细究其生平,不过是嘉靖年间一个靠进献"蟠桃丸"邀宠的弄臣,其学术造诣与同时代李时珍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这些所谓歌诀,读来如同嚼蜡。"人参味甘,大补元气"之类陈词滥调,既无张仲景《伤寒论》的病机剖析,也缺孙思邈《千金方》的辨证思维,活脱脱是剂"文字蒙汗药"。更可笑的是将"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这等珍贵药材功效,简化为孩童对仗般的韵文。须知真正临床大家如叶天士用药,讲究的是"轻灵透达"四字真言,哪会如此粗暴地将药物钉死在歌诀的十字架上? 考据其内容来源,十之八九剽窃自《证类本草》,却把原书精微的性味归经理论,阉割成市井郎中的顺口溜。最可叹是书中竟将"砒霜大毒,蚀疮去腐"与"甘草调和,解百药毒"并列编排,这种不分轻重的编排方式,简直是把杀人刀与救生索混作一谈。明代太医院若真以此书为教材,无怪乎会闹出"红丸案"这样的医疗惨剧。 但若说此书全无价值,倒也未必。它恰似一面照妖镜,清晰映照出传统医学传承中最致命的病灶——把需要毕生体悟的辨证思维,异化为死记硬背的教条。就像把《孙子兵法》缩写成"三十六计"卡片,将王羲之书法简化为"永字八法"模具。今人若真信了这"四百味"就能通晓药性,无异于以为背熟菜谱就能成为御厨。 尤为讽刺的是,此书在当代竟被某些"国学养生大师"奉为圭臬。他们哪里知道,龚廷贤晚年因误治藩王被贬,其学术早就被《本草纲目》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如今街头巷尾所谓"中医口诀",多半是这类糟粕的变种,倒应了龚氏自己那句"庸医杀人不用刀"——只不过这次杀的是中医精髓本身。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素问
知书房
素问
佚名 著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医学著作。它汇集了各家的医论,是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其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丰富的医学原理,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广泛指导着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部分。《素问》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一个学派在较长时期内写成的,大部分成于战国时代。81篇,原缺7篇。《天元纪》以下7篇《大论》,是东汉到南北朝时人所作,为唐代王冰所补入。它假托黄帝所作。王冰根据其师“张公秘本”,补入《天元记》、《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等七篇大论,宋·林亿等疑此属《阳阳大论》之文。
奇经八脉考
知书房
奇经八脉考
李时珍 著
《奇经八脉考》中医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本草纲目
知书房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著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珍。此著收录于《四库全书》,为子部医家类。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8867
这本所谓的“歌括”,不过是把药性硬塞进四百韵脚罢了。我时常怀疑,难道李时珍当年也是这样捏着鼻子写的?桂枝如何变成了韵脚符号,人参怎么就成了平仄游戏,每每翻阅便如嚼蜡。那些号称是医家必背的顺口溜,实则不过是给庸医遮羞的幌子,念着好听,用着糊涂。古人用药讲究对症,今人治病却先背韵书,可笑!药方成了填词游戏。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327151
龚氏此编以歌诀总括药性,朗朗上口,利初学者记诵。其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条分缕析而不失其要,实为入门之津梁。然药性精微,非四百味可尽,读者当知其仅为阶梯,未可视为终极。廷贤汇通诸家,删繁就简,尤重临床实用,是其卓识。至若韵律之协畅,文辞之简明,特其外饰耳。习医者若能由此登堂,进而研读经典,方不负著者本意。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938676
有人从《药性歌括四百味》里看到的是治病救人的药方,有人记住的是简便实用的歌诀。而我翻开这本书,就像跟着一位老大夫在药房里走动,他一边抓药一边告诉我每味药的性子。这些流传几百年的经验,现在读来依然管用。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我们得接着用下去。在这个讲究快的年头,更需要这些实实在在的老方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