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8867
2025年06月23日
这本所谓的“歌括”,不过是把药性硬塞进四百韵脚罢了。我时常怀疑,难道李时珍当年也是这样捏着鼻子写的?桂枝如何变成了韵脚符号,人参怎么就成了平仄游戏,每每翻阅便如嚼蜡。那些号称是医家必背的顺口溜,实则不过是给庸医遮羞的幌子,念着好听,用着糊涂。古人用药讲究对症,今人治病却先背韵书,可笑!药方成了填词游戏。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著
古代养生术书。南朝陶弘景集注。约成书于南朝梁武帝中期六世纪初期。二卷。上卷讲教诫、食诫、杂诫祈禳,下卷讲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论述养性延命的理论和方法。书中所载“华陀五禽戏”为现存关于五禽戏的最早记载。收入《道藏》第五七二册,《云笈七签》卷三二亦有摘要。书中引用《大有经》、《小有经》、《服气经》、 《黄庭经》及嵇康注《老子养生篇》、河上公注《道德经》等。本书《宋史·艺文志》并《通志·艺文略·道家》著录,题曰陶隐居集,《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摘录,未题撰人,唯《通志略》于著录后又题曰“又二卷,孙思邈撰”。明白云齐《道藏目录详注》作《养生延命录》二卷,题华阳陶隐居注。此书序末注云“或云此书孙思邈所集”。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3892
奇书,医道之精华。治病可用,保健也可用。入门者可读,资深者也可读。症状轻微时需记,病情危重时更需记。背药性不如懂药性,懂方剂不如用方剂。每味药物都有特性,每个配伍都有讲究。开方前要细读,用药时要常翻。药物相生相克之理,君臣佐使之法,尽在其中。四百味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学医者不可不读,行医者不可不用。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327151
龚氏此编以歌诀总括药性,朗朗上口,利初学者记诵。其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条分缕析而不失其要,实为入门之津梁。然药性精微,非四百味可尽,读者当知其仅为阶梯,未可视为终极。廷贤汇通诸家,删繁就简,尤重临床实用,是其卓识。至若韵律之协畅,文辞之简明,特其外饰耳。习医者若能由此登堂,进而研读经典,方不负著者本意。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166869
龚氏此作,汇集四百味药性,编为歌括,便于记诵,然细究其中,未免简略疏漏。医理精深,岂能以俚语歌诀尽之?其分类杂沓,议论浅薄,不过供初学入门而已。至于所谓"四百味"者,亦多为寻常之品,珍贵药材反付阙如。通篇读来,但觉其取巧炫技之心炽,而济世活人之意淡。虽云便利,终非上乘之作也。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