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2418
2025年07月31日
在图书馆翻到《魏书》的时候,本来只想随便看看,结果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很多人评价这部史书有曲笔,但我更在意的是魏收记录的那些普通人。乱世中小人物的命运,往往比帝王将相更真实。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的挣扎,这种细节比歌颂功绩更有价值。历史不全是大人物的故事,普通人留下的痕迹同样值得记住。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旧唐书
知书房
旧唐书
刘昫 著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著
宋代最大史料性类书。字数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初拟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景德二年(1005年)始编,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编成。共1000卷。“册府”即收藏典册的秘府,“元龟”即以灵龟占卜未来。“册府元龟”即可借鉴的文献宝库。本书体例严谨,条理井然。偌大一部类书,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别类排列,有条不紊。31部。1104门。部有总序,门有小序,将几千年史实联成一体。体例与一般唐宋类书迥然不同。后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 采集范围不及《太平御览》广泛,所采以史籍为主,兼采经、子,不收说部,未注明出处,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代前的史籍辑佚和校勘颇有价值。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影印本,后附《类目索引》,可据要目查找有关资料,查 阅本书可参考陈鹏飞《册府元龟索引》,也可参考日本人宇都清古、内藤戊申《册府元龟奉使部外臣部索引》。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6874
翻开《魏书》的时候,我总觉得很困惑。书上写了很多帝王将相的事,别人都说魏收写得公正,可我看不懂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尤其是那些君臣之间的记录,皇帝犯错时到底有没有人敢劝?书上只写了结果,没写过程。可能历史就是这样,我们永远看不清真相,只能看到别人想让我们看的东西。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213425
翻看《魏书》,很多人注意的是人物功过。我认为更值得说的是史家态度。魏收写这本书不容易,当时压力很大,但他还是坚持写出了事实。他记录的许多事,后来证明是对的。史书最难的是说实话,魏收做到了这一点。看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他写的事情都很实在,没有刻意美化什么人。这种态度在那个时候很少见,所以这本书很有价值。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551246
史笔如刀,北朝尽藏。魏收《魏书》,实乃纪传体之瑰宝。其文或可正读,或可反观;治世可参,乱世可鉴。士人读之得庙堂之略,武将阅之获韬钤之机。得意时当温故,失意时宜知新。论史不如入史,读传不如解传。叙事绵密处暗藏褒贬,笔法曲折中自有春秋。虽后世讥为"秽史",然其保存史料之功,诚不可没。读此书者,当具史家之眼,更需哲人之思。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