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49945
2025年09月04日
断断续续读了半年才终于啃完尼采的《超善恶》。这本躺在书架多年的著作,每次翻开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合上最后一页时,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是解脱,而是终于能够直面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拷问。作为习惯在既定轨道上思考的人,尼采的文字就像一记记重锤,不断敲打着我的思维定式。 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尤为犀利。他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善"与"恶"这对概念的虚伪性,指出它们不过是弱者用来约束强者的工具。这种颠覆性的观点让我不得不反复咀嚼。在第二章里,他剖析了"同情"这种被普遍赞美的品质,认为过度的同情实际上会削弱生命意志。这个观点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那些以"为你好"之名进行的道德绑架,确实发人深省。尼采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解剖着人们习以为常的道德观念。 书中关于"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的区分令人印象深刻。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奴隶的反抗,弱者通过将自身的特质定义为"善"来获得心理优势。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价值判断。特别是在讨论"真理意志"时,尼采指出追求真理本身也可能是一种隐蔽的权力意志。这种深刻的怀疑精神,对习惯了非黑即白思维模式的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尼采的写作风格极具个人特色。他善用寓言和格言,时而尖锐如刀,时而诗意盎然。在论述"永恒轮回"时,他没有采用严密的逻辑推演,而是用近乎文学的方式呈现这个思想实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哲学思考不再是枯燥的概念游戏,而成为一种鲜活的生命体验。不过必须承认,这种跳跃式的写作也给理解带来了不小挑战,常常需要反复阅读同一段落才能把握其要义。 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尼采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价值,而是在呼唤一种更为本真的价值创造。他对"超人"的构想,实际上是对人类可能性的探索。这种建设性的维度往往被他的批判锋芒所掩盖。在当代社会,当各种现成的价值体系不断向我们灌输时,尼采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勇气。虽然不一定完全认同他的每一个观点,但这种不妥协的批判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掩卷沉思,尼采的思想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镜子,照出了我们思维中的种种盲区。也许这正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它们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迫使你重新思考那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超善恶》不仅是一本哲学著作,更是一剂唤醒独立思考的良药。
超善恶
知书房
超善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关于英吉利国的书信
知书房
关于英吉利国的书信
伏尔泰 著
《关于英吉利国的书信》在伏尔泰众多著作中, 读者最众,影响深远,推动了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进程。此书以书信体撰写而成,对英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自然科学、文学等浩繁众象,展开了凝练犀利而又中肯精妙的评述。
论自愿为奴
知书房
论自愿为奴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著
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知书房
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著
商贾之子威廉·麦斯特沉沦于魅影幢幢的剧场幻境,矢志成为伟大的戏剧家与剧作家。这部《学习时代》堪称欧洲文学里程碑:它既是魏玛古典主义的扛鼎之作,更开创了"成长小说"的文类范式;既讲述着超越时代的自我觉醒史诗,亦为十八世纪末叶欧洲剧坛留下一卷斑斓浮世绘。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4455
这是尼采写得最混乱的一本书吧。那些看似深刻的断言,有多少能经得起推敲?他总在批判基督教道德,但自己的哲学体系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我读了三遍,依然觉得很矛盾。或许天才都这样,故意把话说得晦涩难懂?过度解读比浅薄更可怕。
超善恶
知书房
超善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知书客812894
尼采总能把思想写得如此锋利又迷人。读《超善恶》就像在悬崖边散步——既刺激又令人清醒,他那句"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简直写进了每个现代人的心里。这本书最妙的是,看似在批判道德,实则教我们超越世俗标准思考。有些段落需要反复咀嚼,但每次重读都会有新收获。不得不承认,这位哲学家的预言正在我们时代一一应验。
超善恶
知书房
超善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知书客365367
好吧,我翻开这本书。它说善与恶都是虚构的。我不太懂。尼采主张推翻一切道德体系。我觉得他在自相矛盾。他否定传统道德,但自己又在建立新的标准。整本书都在批判,却没给出靠谱的选择。我读得头疼。他老是说别人虚伪,可他自己不也一样吗?这种思维游戏有什么意义?后来我放下了。这书让我困惑,它把世界说得太复杂了。
超善恶
知书房
超善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