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2836
2025年09月04日
君子立于世间,当以修身为本。尸子有言,人若不知自省,犹如暗夜行舟,终将触礁沉没。我看到这句话时,正坐在出租屋的窗前,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而我的内心却格外平静。 尸子说,处世如同铸剑,需要千锤百炼。我深以为然。记得刚工作时,我总想着一蹴而就,结果处处碰壁。后来明白,任何成就都需要日积月累。就像尸子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胜过空想千万次。 书中提到,学习要像饥饿的人吃饭那样迫切。这让我想起自己熬夜备考的日子。当时觉得辛苦,现在想来,正是那段时光让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尸子说得对,知识就像粮食,储存得越多,越不怕未来的风浪。 尸子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我见过太多人整天夸夸其谈,却从不付诸行动。我自己也犯过这个错误,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幡然醒悟。现在我把想法都写在纸上,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最让我震撼的是尸子对时间的看法。他说,逝去的光阴比流失的黄金更珍贵。这让我开始珍惜每一分钟。现在我每天早起一小时读书,晚上抽空复盘,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方向。 尸子的智慧看似简单,实则深刻。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句话都像锤子敲在心上。读完后,我不再抱怨环境,而是专注于改变自己。这种转变,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明心见性"。 书中还讲到,遇到困难时要像竹子一样柔韧。我把它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每当遇到挫折就拿出来看看。尸子的教导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合上书页时,我发现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尸子的思想穿越千年,依然能照亮现代人的道路。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做,但会教你如何思考。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颜氏家训
知书房
颜氏家训
颜之推 著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著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著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5篇均为探讨哲学和逻辑学问题的著作:《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提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的观点;《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坚白论》强调坚、白同时分离,可以独立自藏;《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强调立辞不得自相矛盾。这些,对我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却不可取。该书持论诡诙,辩说奇特,是研究公孙龙名辩思想的可靠资料,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唐以来,注释本书者甚多,以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较为有名。另有近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庞朴《公孙龙子译注》等注释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4875
读完《尸子》,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人太清醒了。其他诸子都在谈理想,他却早就看透人性。主张法治却又不迷信严刑,明白道德说教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最让人感慨的是,他的很多观点看起来冷酷,细想却特别实在。可惜他的学说没能流传太久,可能因为当时的人更喜欢听漂亮话。这种不被理解的清醒者,往往只能成为历史中的一抹暗影。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知书客519480
尸子的书在战国诸子里不算出名,但内容很实在。别的书喜欢讲大道理,尸子爱说具体事。他讲治国要用人所长,做事要懂得变通。很多人觉得他思想不够深刻,可我觉得平实才是优点。当权者总爱听漂亮话,能像尸子这样说实话的人很少。书里有些观点现在看来很普通,但在当时挺大胆。读这本书能明白,好的思想不一定要多高深,实用就行。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知书客586018
自暮春至仲夏,手此一卷凡两月有余。《尸子》残帙零简,辑佚之功十居八九,犹可观先秦诸子之崖略。其书兼综名法,熔铸儒墨,言治国则尚农战,论修身则重仁义,诚为稷下学术之遗响。校理群籍者,钩沉索隐,使散佚之文复显于世,其功不可没也。然文辞驳杂,真伪相参,读者当具慧眼。壬寅长夏观堂识于沪上。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