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王应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全书按经史子集分,计经部八卷,包括《易》、《书》、《诗》、诸《礼》、乐、《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孟子》、小学、经说等;史部和子部八卷,包括天道、历数、地理、诸子、考史;集部三卷,包括评文、评诗三卷;最末为杂识一卷。书前有作者题识云:“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 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
更多
书评  · 9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15889
翻开《困学纪闻》的泛黄纸页,仿佛触摸到了王应麟在宋末元初那个动荡年代里的迷茫与坚守。这位博学鸿儒在书斋中写下的札记,既是对经典的考辨,更像是一个文人在时代巨变中的精神自白。每当读到他对经史子集的繁琐考证,总让人感受到一种近乎执拗的学术坚持,这种坚持背后,或许正隐藏着对现实世界的深深无力感。 那些看似枯燥的考据文字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叹息?王应麟将毕生所学倾注在这部笔记中,从天文历法到典章制度,从文字训诂到诗文评点,这种包罗万象的学术追求,在今天看来既令人敬佩又让人困惑。我们不禁要问:在蒙古铁骑踏破临安城的时刻,这位大学者为何还要执着于校勘一个古字的读音?也许,正是这种看似不合时宜的学术坚守,成为了他安放灵魂的最后栖所。 书中那些对经典的反复推敲,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知识分子的焦虑。当传统价值体系面临崩塌,当熟悉的文明秩序被彻底颠覆,除了埋首故纸堆,还能做什么?我常常在深夜读着这些文字,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也时常陷入类似的迷茫吗?知识的海洋越广阔,我们越感到无所适从。 特别触动我的是他对历史人物的评点,那些简短却犀利的按语,总能在三言两语间道破人性的复杂。比如他对诸葛亮"宁静致远"的独到解读,不仅展现了一个学者的洞察力,更流露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种向往在今天看来格外珍贵,因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坐标。 《困学纪闻》最打动我的,不是它的学术成就,而是字里行间那个真实的人。当王应麟考证某个典故时突然插入的感慨,当他批注某条史料时流露出的忧思,这些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让这部学术著作有了温度。也许真正的经典就是这样,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心灵的镜子,照见每个时代读书人共同的困惑与追求。 合上书卷,一个问题萦绕心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学问与理想?王应麟没有给出答案,但他的《困学纪闻》至少告诉我们,在迷茫中保持求知的热情,或许就是对抗时代洪流的最好方式。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7023
"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困学纪闻》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