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6588
2025年09月03日
糟书,兵法之糟粕。假大空,虚张声势。可以当反面教材看,可以当笑话看。白天看浪费时间,晚上看影响睡眠。将军看了误事,士兵看了丧胆。打仗时不实用,和平时更没用。与其研究《吴子》,不如研究《孙子》。学兵法要找对人,读书要读真经典。《吴子》就是本烂书,浪费纸墨浪费钱。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水战兵法辑佚
知书房
水战兵法辑佚
伍子胥 著
《水战兵法辑佚》是春秋时期伍子胥所作的一部兵书。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著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乾坤大略
知书房
乾坤大略
王余佑 著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7987
在书店里翻到《吴子》,随手一翻就停不下来。很多人只看到吴起的军事才能,我想说的是他能被魏文侯重用更值得琢磨。那时候有本事的人很多,但能像他这样既会打仗又能治国的实在少见。魏文侯能放下架子用这个出身低微的人,说明眼光确实不一样。看历史不能只看表面,要想想背后的道理。吴起这本书不长,但每句话都实在,这才是真本事。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知书客221172
在书店翻到《吴子》的时候,我原本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兵书。但读完后发现它不只是讲打仗的方法。很多人会注意吴起的军事才能,但我更看重他面对失败时的态度。他能承认错误,从头再来。普通人犯错都很难改,何况是带兵的将军。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犯错后能站起来。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知书客377975
吴子这本书讲的是打仗的方法,内容很全面。作战和防守的要点都有详细说明。吴起一生带兵打仗,没有失败过。进攻和防守的道理他都懂。所以能够百战百胜。水从高处流下来,力量就会很大。火从干燥的地方烧起来,速度就会很快。打仗也是这样,要抓住有利时机。每次决策都是正确的。将军和士兵配合得好,就能打胜仗。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