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8064
2025年09月03日
奇书,《九州春秋》乃史家之绝唱!快哉、妙哉、酣畅哉!可正读,可反读,可细品,可粗览。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鸿儒可窥庙堂之高,布衣亦见江湖之远。困顿时需读以明志,显达时需读以鉴心。修史不如读史,读史不如悟史。九州烟云尽在掌中,千秋兴亡皆入眼底。司马彪笔下乾坤大,一卷在手,便知天下大势!读此书,方知何为"以史为镜"。
九州春秋
知书房
九州春秋
司马彪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万历野获编
知书房
万历野获编
沈德符 著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七年。以“退耕而言朝士”、“谋野则获”,故名;又编中强半述近事,故冠之“万历”。今本计有一千四百四十条,分为列朝、宫闱、宗藩、公主、勋戚、内监、内阁等四十八类。书中大多系明万历及万历前的朝廷掌故及士大夫们的政治生活的记载,也保存了部分有关小说和戏曲的资料。
龙川别志
知书房
龙川别志
苏辙 著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据其自序称,《略志》10卷,共40条,《别志》4卷,共47条,南宋以来传本或分或合,卷数极为分歧,今通行本《略志》仍为10卷,《别志》则为2卷,条数也均与自序所言不合,已非原本之旧。
平宋录
知书房
平宋录
刘敏中 著
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称《丙子平宋录》。史书。元刘敏中撰。三卷。是书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安庆撰,实为刊刻时未加详究之误。前有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郑琦、方回、周明三人之序。卷一、卷二记载元丞相伯颜率兵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九月至十三年五月攻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与《元史·伯颜传》所载大致相符。但亦不乏可补史缺或据以考证史事之处。卷三有《元世祖封瀛国公诏》、《巴(伯)颜贺表》及追赠河南路统军郑江事,皆《元史》所遗,颇可资参考。书中于伯彦多有溢美之词,于元兵乱杀无辜等事却均未提及。《文渊阁书目》有《元平宋录》一部,未注卷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书为十卷,不见传本。此书最早刊刻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另有1921年影印本,收入《墨海金壶》丛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115264
读《九州春秋》时,很多人关注的是谋士的机锋与武将的勇猛,我却更在意那些败亡的君主。他们并非一开始就昏聩,多数人也曾励精图治。但权力就像毒药,慢慢腐蚀判断力。最让人感慨的是刘表,坐拥荆襄九郡,却因猜忌贤能而错失时机。乱世中清醒比聪明更难,能始终克制欲望的,百中无一。这本书写尽了人性的弱点。
九州春秋
知书房
九州春秋
司马彪
知书客555919
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内容杂乱,记事不连贯。他把很多传闻和野史混在一起,没有认真考证。书里很多地方写得前后矛盾,读者看了很困惑。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很低,因为作者没有认真筛选材料。他写的文字很啰嗦,经常重复同样的话。整体来看,这本书既没有历史价值,也没有文学价值,不值得花时间读。后人说这本书编得不好,确实有道理。
九州春秋
知书房
九州春秋
司马彪
知书客252754
《九州春秋》零散杂乱,读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司马彪试图记录汉末群雄割据的历史,但内容支离破碎,线索不清。很多地方叙述简略,背景交代不足,让人难以理解。虽然收集了不少史料,但缺乏系统整理。有些篇章时间错乱,前后矛盾。读完后对那段历史反而更加困惑。作为历史著作显得不够严谨,只能算是一部未完成的草稿。
九州春秋
知书房
九州春秋
司马彪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