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4358
2025年08月01日
奇书,心弦之绝响!一奏、再奏、反复奏,可悲时读,可喜时亦读。失意者得慰,得志者得警。士人可品其雅,百姓可味其真。愤世嫉俗当读,春风得意更当读。寻知音不如做知音,叹世道不如砺心志。此琴一抚,万籁俱寂;此音一听,百虑皆消。人生逆旅,得一伯牙琴足矣!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著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父母一段矜惜,笔端言外,可见可思。”(同上)此诗是左思一首著名诗篇,描写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象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的《骄儿诗》等,都是学习这首诗创作而成的。
风赋
知书房
风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王右军集
知书房
王右军集
王羲之 著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精选书评
知书客514547
自腊月迄春分,终将此书读尽。邓牧之文,神游八表,语涉玄远,论《君道》《吏道》诸篇尤为奇崛。然细味其旨,似有遁世之思与入世之志相龃龉,令读者辗转难安。每至激愤处则锋芒毕露,转入恬淡时又飘然物外,文气甚是不畅。以山人而议朝政,终觉隔靴搔痒。古人云知音难觅,读《伯牙琴》愈感此理不虚。壬寅仲春晦日灯下漫笔,愈发怅然。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366243
有人从《伯牙琴》中听出"高山流水"的知音之叹,有人却品出"弦断无人听"的寂寥之感。而当我翻开这些文字,仿佛看见两位白衣文人对坐抚琴,琴声里有说不完的默契,也有道不尽的孤独。那些跨越千年的弦音,至今仍在叩击现代人的心门。在这个人人戴着耳机却愈发孤独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纯粹的灵魂共鸣,让心灵找到栖息的港湾。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客639986
自春分前后始读此书,至立夏方终卷,徐展旬月而未能卒章,终弃置案头。邓氏标榜清高,实则陈义过高,不近人情;自命隐者,又每多怨怼之语。所谓琴心三叠,不过是矫揉造作;空谈云山,终究逃不出世俗牢笼。文辞虽时有清丽处,然刻意求奇,反成拗涩。若论琴道真趣,何如静观《谿山琴况》为得。庚子暮春三树居士漫笔于杭城。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