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1043
2025年07月30日
翻开《陈书》,字字如迷,句句如雾。南朝兴衰,帝王将相,尽是过眼云烟。读它时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在看一面蒙尘的镜子,照不出个所以然。可正是这不清不楚,反倒让人觉得真实。盛世也好,乱世也罢,到头来不过几页纸张。读着读着,倒像是在读自己——那些不明不白的念头,那些理不清的愁绪,全都在这本旧书里找到了影子。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宋史
知书房
宋史
脱脱 著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旧五代史
知书房
旧五代史
薛居正 卢多逊 扈蒙 张澹 刘兼 李穆 李九龄 著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2620
观姚思廉《陈书》,去芜存菁,笔力千钧。其述陈霸先草创之功,文帝守成之德,非独存史实,实为励志楷模。每读至"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处,未尝不掩卷长思:帝王将相终成土,唯气节文章能不朽。思廉身在唐初而心系故国,以沉郁之笔写兴亡之事,令六朝烟水尽收眼底。史笔谨严之外,更见其胸中块垒。后之学人,当于此中得砥砺之资也。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867232
奇书,史册之精华。严整、精炼、深沉!可作得失之镜,可为兴衰之鉴。高祖本纪不妨细读,后主列传亦当深味。求仕者当览,隐居者亦可览。烽火连天时需阅,歌舞升平时更需阅。昔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陈朝虽短,遗事犹新。姚氏笔法不掩善恶,史家春秋笔意尽显于此。观其兴亡,通古今之变;察其得失,明成败之理。读史至此,唯谨严二字!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客194175
在图书馆翻完《陈书》,很多人关注帝王将相的权谋,我却看到了陈朝百姓的坚韧。战乱不断,赋税沉重,但他们依然耕种纺织,延续生活。读历史容易陷入宏大叙事,忽视普通人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困难时期更要脚踏实地。无论环境多恶劣,坚持做好手头的事,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