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6113
2025年06月30日
在《盖庐》稀薄的竹简上漫溯,兵法韬略如星汉灿烂。许多人聚焦伍子胥的军事智慧,我却更欣赏阖闾的纳谏胸襟——这位吴王能放下身段向敌国降将问策,何等气度!乱世枭雄多半刚愎自用,他却肯在俘虏面前虚席以待。那卷残简里藏着比刀光更亮的品格: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懂得在锋芒之外保留一份谦卑。这种跨越时空的政治智慧,至今仍让人掩卷长思。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鬼谷子注
知书房
鬼谷子注
陶弘景 著
梁陶弘景注。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一、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简称《四库》本)。二、嘉庆十年江都泰氏刻本(简称嘉庆本)。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著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握奇经
知书房
握奇经
佚名 著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相传书中的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发挥引申,后来又经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后附有佚名《握奇经续图》一卷,但仅存其目,无图。再后则附晋马隆《八阵总述》一卷。按《七略·兵书略》有“《风后》十三篇,图二卷”。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曰“依托也”。已定其伪。而《握奇经》之名,汉、隋、唐诸书《艺文志》皆不载。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6362
在刀光剑影的春秋战国间翻检,《盖庐》这部军事典籍常被视作冷冰冰的战术手册。我却在文轩书店的旧书堆里反复摩挲,看出别样滋味。世人多赞叹伍子胥的谋略精妙,我却更折服于阖闾的从善如流——霸主之尊能虚心纳谏,比谋士的智慧更难能可贵。乱世枭雄哪个不是刚愎自用?偏偏这位吴王听得进逆耳忠言。一卷竹简间,藏着比兵法更珍贵的人君气度。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766197
《盖庐》展现伍子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内容扎实,论述精辟。书中关于兵法的见解深刻,实战性强,对战争策略的分析尤其到位。伍子胥将治国与用兵紧密结合,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眼光。这本书不仅有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战术参考。文字简洁有力,逻辑清晰,读后让人受益匪浅,确实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999818
《盖庐》一书,读罢令人击节。伍子胥以复仇之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智略胆识,诚为千古奇才。书中所述兵法韬略,非但可见其用兵如神,更显其洞察世事之明。文辞简练而意蕴深远,字里行间透着股凌厉之气,读之如见其人。后世兵家多取法于此,良有以也。子胥虽遭际坎坷,然终成霸业,此卷实为英雄立言之作,令人读之既觉痛快,复生敬意。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