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9818
2025年09月03日
《盖庐》一书,读罢令人击节。伍子胥以复仇之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智略胆识,诚为千古奇才。书中所述兵法韬略,非但可见其用兵如神,更显其洞察世事之明。文辞简练而意蕴深远,字里行间透着股凌厉之气,读之如见其人。后世兵家多取法于此,良有以也。子胥虽遭际坎坷,然终成霸业,此卷实为英雄立言之作,令人读之既觉痛快,复生敬意。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兵法二十四篇
知书房
兵法二十四篇
诸葛亮 著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汉军事著作之一。原有二十四篇,但现在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据说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著
中国古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明代戚继光著,成书于隆庆五年(1571年)。 共9卷,附杂集6卷。现存有明刻本,清代以来有众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种丛书亦收录。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为练伍法、胆气、耳目和手足,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的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和杂集中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则为营阵训练。通过训练达到“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 “万人一心,万身一力”,以取得“防身杀贼立功”的实效。该书反映了在当时的作战 对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编制装备的改进,即车、步、骑、辎各营配备较多火器。同时,反映了练兵方法的革新,即训练步兵、骑兵、车兵和铳手、炮手等配合作战,以发挥各种武器的威力。这具有时代的特点。作者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将官的品德修养,战术和技术修养,以及养兵、练兵、用兵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作者还主张兴办“武庠”,训练将官,并放到实战中锻炼,以培养深谙韬钤的良将。《练兵实纪》总结了明代的练兵经验,且文字通俗,便于官兵“口念心记”,掌握运用,对当时边备修整,保持安宁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3327
有人从《盖庐》里看到古代法律的严苛,觉得离现在的生活很远。我却读出了真实的人情世故,像一位老者在讲述城门口的纠纷该怎么判。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时代怎么变,老百姓的诉求其实都差不多。千年前的条款背后,是古人处理矛盾的智慧。这些经验放在今天依然有用,法律的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216113
在《盖庐》稀薄的竹简上漫溯,兵法韬略如星汉灿烂。许多人聚焦伍子胥的军事智慧,我却更欣赏阖闾的纳谏胸襟——这位吴王能放下身段向敌国降将问策,何等气度!乱世枭雄多半刚愎自用,他却肯在俘虏面前虚席以待。那卷残简里藏着比刀光更亮的品格: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懂得在锋芒之外保留一份谦卑。这种跨越时空的政治智慧,至今仍让人掩卷长思。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客426362
在刀光剑影的春秋战国间翻检,《盖庐》这部军事典籍常被视作冷冰冰的战术手册。我却在文轩书店的旧书堆里反复摩挲,看出别样滋味。世人多赞叹伍子胥的谋略精妙,我却更折服于阖闾的从善如流——霸主之尊能虚心纳谏,比谋士的智慧更难能可贵。乱世枭雄哪个不是刚愎自用?偏偏这位吴王听得进逆耳忠言。一卷竹简间,藏着比兵法更珍贵的人君气度。
盖庐
知书房
盖庐
伍子胥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