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5233
2025年09月03日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很困惑。哈克明明是个好孩子,为什么要帮助黑人吉姆逃跑?当时的社会认为奴隶制是对的,哈克却选择违背法律。他一边帮助吉姆,一边又觉得自己在犯罪。这种矛盾让我看不懂。吉姆最后获得自由,不是因为哈克的努力,而是因为主人临死前的遗嘱。整个故事看起来正义没有战胜邪恶,只是运气好。我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知书房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知书房
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12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 一位细密画家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命令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方式,让全部角色都现身说法: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死亡,甚至凶手自己。在他们的倾吐中,除了侦破凶案的蛛丝马迹,还有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心灵之相,对幸福与意义的不同渴求。
耻
知书房
耻
J.M. 库切 著
五十二岁的戴维·卢里教授离了婚;他充满欲望,却缺乏激情。一段和学生之间的情事使他失业后,他遭到朋友的回避,遭到前妻的嘲笑,只好退居于女儿露西的小庄园。卢里教授的短暂拜访演变成一次长期的逗留——他试图在这一仅存的与他人的关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然而,一场难以想象的暴力事件迫使父女俩不得不面对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新南非社会中复杂的种族状况。
老古玩店
知书房
老古玩店
查尔斯·狄更斯 著
《老古玩店》(1840-41)融合感伤情调、怪诞笔法与社会关切,以一场贯穿全篇的追逐与抗争为主线,将受压迫者的坚韧同恶徒的阴毒激烈碰撞。小说甫问世即轰动文坛,成为狄更斯最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小耐儿迅即跃居为狄更斯笔下最负盛名的人物——其命运牵动万千读者心弦,当小说尚在连载之际,无数书信便雪片般飞向作家,恳求揭示角色结局。狄更斯曾感念此书为他赢得"众多挚友",更慨叹"当无数心灵浸透私己悲怆时,是这部作品将它们引向了我"。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依然位列其最广为人知、最受珍爱的经典之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1472
随手翻开这本泛黄的旧书,却跟着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漂了一整个夏天。木筏上的星空,吉他的和声,还有那条永远指向自由的河流。合上书页时,仿佛闻到了河水的腥气,听见了黑奴吉姆哼唱的蓝调。突然明白为什么海明威说所有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它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教人怎样活着。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知书房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
知书客558855
磨磨蹭蹭的草原故事,读着读着就走神了。托尔斯泰把哥萨克人的生活写得太细了,连马嚼草都能写三页。我总在等故事爆发,可它就像顿河的水流,慢得让人心慌。读了一半还在原地打转,那些关于自由的思考也显得飘忽。或许这就是托尔斯泰想要的?但作为读者,我只觉得迷失在这片过于辽阔的草原里。
哥萨克
知书房
哥萨克
列夫·托尔斯泰
知书客843048
一个年轻人从城市来到高加索。他原本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在哥萨克村庄里,他学会骑马打猎,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他爱上了这里简单自由的日子,也爱上了一个哥萨克姑娘。虽然最后他没能留下,但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本书让我看到,有时候远离繁华,反而能找到自己。托尔斯泰写得很真实,读起来特别舒服。
哥萨克
知书房
哥萨克
列夫·托尔斯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