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8923
2025年09月03日
《棠阴比事》以"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警示世人,此书记录的百则经典案例犹如明镜,不仅映照出宋代司法体系的智慧光芒,更在错综复杂的案情梳理中展现了"鉴狱如鉴病,贵在察其源"的侦查精髓。
棠阴比事
知书房
棠阴比事
桂万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著
二篇,春秋后期名家重要著作,邓析著。邓析的著述在汉以前流传情况不详。至西汉末刘向校书,“以相校除复重,为二篇”,其篇目为“无厚”、“转辞”。《汉书·艺文志》“名家”著录:“邓析二篇。”后隋唐史志俱录。然原书内容在汉以后渐散佚,仅存篇名。一般认为今本《邓析子》内容为隋唐之际人所伪撰。因今本不可据,故《邓析子》之学说,只能就汉以前其它书籍征引论述之言讨论。刘向云其书“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所谓“两可”,《吕氏春秋·离谓》记有邓析“两可之说”故事:言一物仅有一买方和一卖方,双方都急于成交。因买方急于买,卖方可以要高价而不急;买方也可因卖方急于卖,自己可以压价而不急。此两可之例是对矛盾的双方俱急这一角度开始分析,而得出俱可不急的结论,于是论题便显示为双方又急又不急。“是有(又)不是,可有(又)不可,是名两可”(鲁胜《墨辩注叙》)。书中另一重要内容为讨论“无厚”,“其论‘无厚’者,言之异同,与公孙龙同类”(刘向《校上邓析子叙》)。邓析此论的具体情况不见史载。但书中所提出的“无厚”命题,至战国时则成名辩学派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涉及哲学上“名”与“形”、“无穷大”与“无穷小”等关系。荀子说邓析“好治怪说,玩琦辞”,所指出的一些与邓析相关的论题,如“山渊平,天地比”之类,由于已为惠施等辩者所展开讨论,故其出自《邓析子》原书中的部分已难确认了。
睡虎地秦墓竹简
知书房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佚名 著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精选书评
知书客781834
作者将案例分为 “释冤”“辨诬”“鞫情”“议罪” 等类别,每类皆有明确的司法指向:“释冤” 重证据链完整,“鞫情” 重心理攻势,“议罪” 重律例适用。这种体系化的案例分类,比之《疑狱集》更趋精密,为明清《折狱龟鉴》《廉明奇判公案》等书奠定了体例基础。
棠阴比事
知书房
棠阴比事
桂万荣
知书客221718
书中不少案例彰显对弱者的保护:“张咏释奴” 免婢女冤刑,“孔道辅雪诬” 为僧人辩诬,皆以 “疑罪从无” 为原则,反对 “株连苛酷”。桂万荣特别标注 “平反者必书”,暗合儒家 “仁恤” 思想,与秦简 “严刑重罚” 形成对比,可见中国法律文化中 “宽严相济” 传统的延续。
棠阴比事
知书房
棠阴比事
桂万荣
知书客915950
司法不仅是条文适用,更是 “情、理、法” 的平衡艺术。当 “张举烧猪” 以实验法辨尸伤,“蒋常觇妪” 以诈术诱真凶,古人早已明白:法律的温度,藏在对每个个案的审慎之中。此书不仅是历史镜像,更是一面映照司法良知的明镜,至今读之仍令人深省。
棠阴比事
知书房
棠阴比事
桂万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