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古之读书人求功名,为的是经世济民,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今之读书人求功名,为的是锦衣玉食,如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古之读书人尚气节,如王冕拒不出仕,甘愿隐居作画。今之读书人趋炎附势,如周进在贡院哭号,只为求得一官半职。 吴敬梓写《儒林外史》,将科举制度下的众生相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如严监生临死还惦记两根灯芯,可见其吝啬成性。比如匡超人得势后忘恩负义,足见其品性卑劣。这些人物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书中描写了许多可笑又可悲的故事。比如王惠到处吹嘘自己梦见魁星,其实是想博取功名。比如鲁编修假装清高,实则贪财好利。这些人的行为看似荒唐,实则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最令人感慨的是那些被科举制度毁掉的人。比如周进考到六十岁还是个童生,最终精神失常。比如范进中举后发疯,暴露出读书人的脆弱。这些悲剧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科举制度必然导致的后果。 书中还写了一些保持本真的人。比如杜少卿散尽家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比如庄绍光隐居山林,保持独立人格。这些人的存在,给黑暗的儒林带来一线光明。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