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入蜀记》记录了陆游入蜀途中的见闻,这位南宋诗人满纸都是对仕途的怨怼和对山水的矫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仕途坎坷,却总爱在诗文中标榜自己的忠贞。他那些所谓的"忧国忧民",不过是文人惯用的修辞把戏罢了。整部游记充斥着对沿途景物的夸张描写,却鲜见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这种选择性记录实在令人怀疑其真实性。 书中那些刻意雕琢的文字,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陆游自我标榜的工具。他笔下的巴蜀风光被过度美化,而当地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却被轻描淡写地带过。这种文人式的自我陶醉,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关心过普通百姓的疾苦。更可笑的是,他一边抱怨仕途不顺,一边又处处显露出对功名的渴望,这种矛盾心理在字里行间暴露无遗。 从文体来看,《入蜀记》的写作手法也颇为可疑。陆游惯用夸张的修辞来渲染自己的遭遇,将普通的旅途经历包装成惊心动魄的冒险。这种写法与其说是纪实,不如说是为自己塑造悲情英雄形象的手段。他所描述的许多细节明显经过艺术加工,真实性大打折扣。就像他那些著名的爱国诗篇一样,表面慷慨激昂,实则空洞无物。 若论思想价值,《入蜀记》更是乏善可陈。陆游反复强调的所谓"忠君爱国",不过是为自己仕途失意找的借口。他那些对时局的评论,既无深刻见解,又缺乏建设性意见,完全是文人式的无病呻吟。与其说这是一部有价值的游记,不如说是一个失意文人的情绪宣泄录。 尤其令人反感的是,陆游在书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他对沿途所见所闻的评点,无不带着士大夫阶层的偏见和优越感。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让整部作品都散发着令人不适的酸腐气息。与其读这种矫揉造作的文字,不如去看看真正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说到底,《入蜀记》的价值被严重高估了。它既不能提供真实的历史记录,也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其量只是一部文人的自我陶醉之作。陆游那种故作深沉的笔调,现在看来不过是文人惯用的伎俩。与其浪费时间在这种作品上,不如去读读那些真正扎根于民间、反映真实生活的文字。
入蜀记
入蜀记
入蜀记
陆游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