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2973
2025年09月04日
刘向在《说苑》中写道:"君子之言,必有师法;小人之言,皆自饰也。"初次读到这句话时,我正在整理书架上的旧书,突然就停住了手。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警惕的吗?说得多,听得少;表达欲太强,求知欲太少。 《说苑》这部书,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在炉火边讲故事。二十卷的篇幅,从"君道"到"反质",每一篇都像是一杯陈年普洱,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真味。我特别喜欢其中"敬慎"篇里的一句话:"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这八个字,让正在为升职加薪焦虑的我突然释怀——原来古人早就参透了生活的辩证法。 最近开始有意识地用《说苑》里的智慧来审视日常。比如"臣术"篇说"进不失廉,退不失行",让我在处理同事关系时多了几分清醒;"善说"篇里"君子避三端:文士之笔端,武士之剑端,辩士之舌端",又提醒我在网络争论中保持克制。最妙的是"修文"篇记载的周公戒伯禽:"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之叔父,吾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这段文字,让正在带团队的我深受触动。 上周末整理读书笔记,发现已经抄录了三十多条《说苑》箴言。其中"政理"篇的"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被我写在便签上贴在办公桌前;"尊贤"篇的"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则成了面试新人时的座右铭。朋友笑我成了"刘向迷",我倒觉得,与其在短视频里刷碎片信息,不如在这些历经两千年检验的文字里寻找真知灼见。 昨夜重读"谈丛"篇,读到"江河大溃从蚁穴,山以小阤而大崩"时,窗外正下着细雨。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开卷有益"——这些看似古老的智慧,其实都在教我们如何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里,守住内心的那份从容。就像此刻书桌上那杯渐渐凉透的茶,虽然不再滚烫,却依然唇齿留香。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著
《围炉夜话》是晚清近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修身处世三大奇书之一。《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修身、为学、处世、治家等多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全书共有二百二十一则,语言平实生动,短小精辟,见解独到,故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至今。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读《围炉夜话》,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1451
甲午春分始读此书,至立夏读毕,历时两月有余。刘向辑录先秦至汉初轶事,分门别类,凡二十卷。其中劝谏之辞最多,亦多载贤君良臣言行。此书保存史料颇丰,然间杂传闻,未尽可信。采撷群书时有所删改,与原文时见出入。阅读时需与其他典籍对勘,方能辨其真伪。丙申暮春记于京西寓所。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459015
宝卷《说苑》,古贤遗珠也!妙哉、绝哉、智哉!可当政书读,可当寓言品。得意时读之,如饮冰露;失意时览之,似沐春风。王侯将相能悟,黎民百姓也得。锦上添花时宜看,雪中送炭时更宜看。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懂书。懂书之钥,尽在《说苑》!其言似浅,其意至深,每读一遍,便有一得。此等奇书,不读可惜,读之受益,受益无穷!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374484
在《说苑》里读到很多劝诫君王的故事,表面看是劝人向善。实际上这本书很虚伪。它把权力关系美化成了君臣之间的温情互动。君主犯错了,大臣劝谏,君主立刻悔改。现实中根本不可能这样。权力会让人的耳朵自动屏蔽反对声音。这本书把历史简单化了,只是为了满足后世对明君的幻想。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