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1451
2025年07月01日
甲午春分始读此书,至立夏读毕,历时两月有余。刘向辑录先秦至汉初轶事,分门别类,凡二十卷。其中劝谏之辞最多,亦多载贤君良臣言行。此书保存史料颇丰,然间杂传闻,未尽可信。采撷群书时有所删改,与原文时见出入。阅读时需与其他典籍对勘,方能辨其真伪。丙申暮春记于京西寓所。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南朝齐梁时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的论战之著。范缜(约450~510)字子真,河南人。出身寒微,性情率直,“好危言高论”,不畏权势。齐梁两朝,先后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早年,曾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因果报应的言论,退而著《神灭论》。其基本论点是“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以此推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乃是“质”和“用”的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正如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一样,刀刃没有了,锋利也就谈不上了。作者还对佛教加以指责,认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南北朝期间佛教盛行,南朝皇帝和世家豪族大都奉佛。寺院林立,僧徒云集,迷信成风,误国害民。《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萧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又派人以高官相诱,范缜则断然表示决不“卖论取官”。后来梁武帝萧衍奉佛教为国教,又组织64人发表75篇文章对《神灭论》进行再次围攻,还亲自写了《敕答臣下神灭论》,指责其“妄作异端”、“违经背亲”,并以命令语气说:“言语可息(不要再坚持了)!”但范缜仍然“辩摧众口”,不为所屈。结果,被流放岭南。《神灭论》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和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近思录
知书房
近思录
朱熹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理窟》、《正蒙》、《西铭》、《易通》、《太极图说》中,摘录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言论,依类编排,分为十四门: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共622条。《道体》论述“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证“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述“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该书令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好高骛远,实为阐述儒家性理概论诸书之祖,入圣之基。有《四库全书》本,《朱子遗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端溪丛书三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5932
刘向《说苑》集先秦嘉言,录治国要义。其文采斐然,义理深邃,实为汉代政论散文之典范。书中二十卷,分君道、臣术等门类,每篇皆暗含规谏之意。今读其文,犹见汉室老臣持笏进言之态。虽历经千年,其中"建本""立节"诸篇,于今世仍有镜鉴之效。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935541
在《说苑》里翻了很多遍,后人通常称赞书中贤臣的谏言。但我更在意那些听劝的君主。身居高位的人,往往不爱听反对意见,而书里的楚庄王、齐桓公能够接纳批评,改正错误,这比提出建议更难做到。刘向记录这些故事,重点不在臣子的机智,而在君主的胸怀。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好的领导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犯错后怎么做。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459015
宝卷《说苑》,古贤遗珠也!妙哉、绝哉、智哉!可当政书读,可当寓言品。得意时读之,如饮冰露;失意时览之,似沐春风。王侯将相能悟,黎民百姓也得。锦上添花时宜看,雪中送炭时更宜看。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懂书。懂书之钥,尽在《说苑》!其言似浅,其意至深,每读一遍,便有一得。此等奇书,不读可惜,读之受益,受益无穷!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