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31536
2025年07月14日
规矩,全是规矩。不论怎么做,总有人说不合规矩。小时候觉得背下来就行,长大后发现根本做不到。听话时难受,不听话时更难受。管孩子的人爱看,被管的人不爱看。想做好人得看,想做自己就看不了。道理都懂,但生活不是道理。有时候觉得不如不学,学了反而更糊涂。规矩太多,自由太少。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精选书评
知书客288489
自庚子仲春浅览此书,草草数页即弃置案头。通篇陈腐训诫,面目可憎,童子诵之如鹦鹉学舌,长者授之徒增迂阔。所谓"规"者,不过桎梏幼童天性之具,以孝悌忠信之名行愚昧盲从之实,令活泼泼的童心变作冬烘头脑。句式刻板如嚼枯蜡,道理浅薄似涸辙鱼。今人若奉为圭臬,不啻将明清腐气灌入童蒙,殊可叹也!壬寅寒露稚柳漫记于沪上小楼。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客954897
这本书用了一个多月才读完。后面几页讲古代礼仪的部分,我只是随便看看。这本书教人懂规矩,讲礼貌,做好事,做一个好人。很多孩子读了以后都变得听话了。这本书确实有用。写得也很简单明白,容易记住。现在的人早就忘了这些老规矩,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教给孩子。二零二三年冬天,我在家里读完了这本书。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客108086
立身之本,处世之基。童蒙可读,成人也需读。烦躁时候看,平静时候也看。父母教着读,自己静心读。字字是道理,句句显真心。在家学着做,出门自然用。有钱时候要读,没钱时候更要读。听话不如懂事,读书不如践行。做人就该这样!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