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5
发表书评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30岁我才第一次认真读完这本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以前总觉得这种老书很枯燥,现在才发现它其实非常实用。书里的内容很简单,但道理很深刻。
这本书教会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让我明白要永远尊重教导过自己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诉我交友要谨慎。"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让我懂得学习要认真。这些道理虽然简单,但非常有用。
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记住。每个道理都用简短的话说得很清楚。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用十个字就说出了要趁年轻努力的道理。这样的句子读一遍就能记住,比现在很多长篇大论的教育文章好多了。
书里还有很多历史故事和典故。这些故事都很有趣,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明白环境对成长很重要。"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学习要克服困难。这些故事虽然很短,但道理很深刻。
我现在每天都会翻几页这本书。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有些道理小时候听过但不懂,现在才真正明白。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年轻时觉得是老生常谈,现在才懂得这是很重要的做人原则。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古代启蒙读物的看法。它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懂,反而很实用。书里的道理虽然简单,但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我觉得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识字时读《幼学琼林》,它教会你:"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求知时读《幼学琼林》,它告诉你:"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初学历史,它简明概括:"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接触地理,它清晰划分:"山东曰岱,山西曰华,河南曰衡,河北曰恒"。不解人情世故,它直白说明:"尔我相谓,曰同袍同泽";遇到礼仪规范,它明确记载:"长者立,幼勿坐"。学习官职制度,它系统整理:"尚书称仆射,侍郎称左右";了解亲属称谓,它准确区分:"兄之子为侄,弟之子为甥"。刚接触天文,它严谨定义:"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初识节气,它精确记录:"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中"。从自然现象到人文制度,从生活常识到典章规范,《幼学琼林》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最基础的知识整理得清清楚楚。它就像一本古代百科全书,把庞杂的信息分类归纳,让初学者能够快速掌握要点。
蒙学宝库,智慧之源!妙哉、奇哉、趣哉!可正着背,可反着诵,可专一目十行,可每每细嚼慢咽。初启蒙时要读,功成名就时也要读。孩童能受教,成人也可开悟。困顿时须翻阅,得意时更当温习。识字不如明理,读书不如开智。幼学之门,开蒙之要!此书如良师,一字一珠玑;如益友,一句一箴言。从商者得其权衡,为政者获其谋略,居家者明其礼节,做人者晓其方圆。虽为童蒙读本,实乃终身宝典!
中华蒙学经典中的明珠《幼学琼林》,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启蒙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传统蒙学四大经典,却独树一帜地以骈俪对偶的韵文形式,将天地万物、古今人事娓娓道来。六百余年的传诵历程中,这部典籍始终焕发着独特的生命力,其知识体系之广博、语言韵律之优美、处世智慧之深刻,早已超越单纯蒙学读物的范畴,成为滋养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源泉。
初读时惊叹于古人竟能将日月星辰、鸟兽草木、典章制度、人情世故熔铸于工整对仗的韵文之中;再读时更折服于字里行间蕴含的处世哲学。那些看似简单的四六骈句,实则字字珠玑,既有"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的宇宙观照,也不乏"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的洞明练达。最令人动容的是,这部成书于明代的作品,至今仍能为现代人提供处世坐标——当读到"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时,仍会为古人定义的真挚情谊心头一热。
在知识碎片化的今天重读这部经典,愈发感受到系统化认知的可贵。书中将天文地理与岁时节令对举,把科举制度与婚丧嫁娶并置,这种将自然规律与人世百态勾连的思维方式,恰是现代教育中缺失的珍贵维度。记得初遇"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这句时,突然领悟到汉语成语竟能如此诗意地凝结历史智慧。那些曾被视作孩童启蒙的句子,如今读来尽是历久弥新的处世箴言。
清代学者王相曾评价此书"包罗万象,韵语琳琅",但在我看来,其价值远不止于知识传授。当看到"欲知三箭定天山,须识七擒服南蛮"这样的句子时,既能学到历史典故,更被激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豪情。这种将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完美融合的教育智慧,正是当代启蒙教育值得深思的范本。
最后想以书中我最钟爱的句子作结:"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幼学琼林》依然在提醒我们:人类既要探索浩瀚星空,更要守护那颗永远好奇的赤子之心。这部穿越时空的经典,终将以它特有的方式,继续照亮每个求知者的精神旅程。
白岩松说:"现在的孩子学得太多,懂得太少。古人读书少,但明白道理。"我开始翻看这本《幼学琼林》,想知道古人到底学了什么。这本书号称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但我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本书把天地万物都塞进了对偶的句子里。"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听起来很厉害,但对一个孩子来说有什么用?那些古代的天文地理知识,现在看都是错的。它用漂亮的文字包装着陈旧的思想,让孩子死记硬背。
最让我反感的是那些道德说教。"父子恩,夫妇从",这种话放在今天就是封建糟粕。它把三纲五常说得天经地义,却从来不解释为什么。古人用押韵的句子给孩子洗脑,让他们无条件服从权威。
我试着背了几句。"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这种知识除了应付科举还能干什么?现在的孩子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这些华丽的废话。
书中还充满了迷信思想。"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用诗意的方式传播错误认知。古人把解释不了的现象都归为神怪,还美其名曰"学问"。
我翻到"朝廷"这一章,看到他们把君臣关系比作日月,觉得可笑。这种盲目尊崇权力的思想,就是古代文人拍马屁的产物。
这本书唯一的价值就是保存了一些典故。但要用它来教育现代孩子,简直是误人子弟。它用精致的语言掩盖思想的贫瘠,用整齐的对仗粉饰内容的空洞。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