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完《论自愿为奴》,内心充满困惑与矛盾。为拉·波埃西犀利的批判喝彩,却又对其理想主义色彩产生质疑——当他说"暴君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时,是否过于简化了权力运作的复杂肌理? 这位16世纪的天才青年用手术刀般的文字解剖着奴役现象,将服从者的心理机制暴露在阳光下。书中那些充满激情的反问句确实振聋发聩,但当我合上书页,不禁要问:这种将奴役完全归咎于民众自愿的说法,是否忽视了暴力机器的真实存在?毕竟,在枪口下的"自愿"与真正的自由选择相去甚远。 全书采用论说文形式,以排比句式层层推进论点,像一场精心设计的修辞表演。相比现代政治学著作的实证分析,这种充满诗意的雄辩更像哲学宣言而非严谨论述。最令人不安的是,作者将反抗简化成"集体不服从"的道德命题,却对组织反抗的具体策略避而不谈。这种知识分子式的天真,在血与火的现实斗争中恐怕难以奏效。 不过必须承认,书中对"习惯性奴役"的剖析至今仍具警醒价值。当我们习惯于某种生存状态时,是否也在不自觉地为压迫者铺路?这个追问穿越四百余年时光,依然刺痛着当代读者的神经。
论自愿为奴
论自愿为奴
论自愿为奴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著
立即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