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6449
2025年09月04日
中国史学典籍中的《清史稿》,作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其地位之特殊自不待言。然而翻阅这部由民国初年赵尔巽主持编纂的鸿篇巨制,却总让人生出几分复杂的心绪。这部号称"正史"的著作,实则是满清遗老们在时代变革中的最后挽歌,字里行间透着对前朝的眷恋与对新政的抵触。 细读之下,不得不承认编纂者确实网罗了大量珍贵史料。从努尔哈赤起兵到宣统退位,近三百年的兴衰更迭被梳理得井井有条。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史料往往被裁剪得支离破碎,许多关键事件的记载刻意模糊,特别是在涉及民族矛盾、文字狱等敏感问题上,编纂者的立场偏差尤为明显。这种选择性书写,使得这部史书更像是为特定立场服务的政治宣传品,而非客观公正的历史记录。 最令人扼腕的是其对近代史的记述。鸦片战争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仿佛那场改变国运的灾难不值一提;太平天国运动被污名化为"粤匪之乱",完全无视其背后的社会根源;至于戊戌变法,则被刻意贬低为"书生误国"。这种扭曲史实的笔法,让人不禁怀疑编纂者到底是在修史,还是在为没落的王朝撰写辩护词? 文笔方面倒是承袭了传统史学的典雅风格,遣词造句工整考究。但这种形式上的精致,反而更凸显出内容上的空洞。就像用金线绣制的华服,远看光彩夺目,近观却尽是补丁。特别是对人物评价的部分,充斥着陈腐的道德说教,将复杂的历史人物简单划分为忠奸善恶,这种非黑即白的史观,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部成书于民国时期的史书,居然还在沿用"本朝"这样的称谓。这种时空错乱的表述,暴露出编纂者们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窘迫心态。他们似乎活在自己的想象里,仍然固执地认为大清王朝还在延续。 金圣叹曾赞《西厢记》是天地妙文,而《清史稿》却像是被时代抛弃的遗老们最后的叹息。翻阅这部史书,总让人想起书中那句"盖棺论定"——只是这棺木里躺着的,究竟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编纂者们一厢情愿的幻想? 掩卷沉思,不禁要问:当历史成为胜利者的独白,当事实被立场扭曲,这样的史书,究竟还有多少参考价值?或许正如书中那句"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部《清史稿》也不过是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精心打扮出来的"作品"罢了。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著
《北齐书》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北齐书》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齐历史的撰修,从高齐政权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断,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实录和国史。此外记录北齐历史的专著还有李德林《齐书》24卷,王劭《齐志》20卷,复为《齐书》100卷,崔子发《齐纪》30卷,杜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20卷等。
明史
知书房
明史
佚名 著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2335
自春分至夏至读完全书,花了两个多月。本纪部分最有价值,列传也精彩,志表则稍显枯燥。编者虽为遗老,但记述客观,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清朝从入关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在这本书里都能看清楚。特别是对康乾盛世的描写很详细,让人感受到大国气象。作为最后一部正史,《清史稿》确实尽了力。晚秋时节写于北京。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客345439
《清史稿》读了三遍,每次都有新发现。大家都在讨论清朝的兴衰,我却更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史官。他们顶着压力记录真相,实在难得。统治者总喜欢听好话,但他们还是坚持写实。从这些细节里能看到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赵尔巽主持编修时已经年迈,能完成这部巨著很不容易。历史就是这样,越是真实的记录越能打动人。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客918616
烂书,清朝的遮羞布。烦人、憋屈、恶心!只能挑着看,不能全信。无聊时别看,生气时更别看。专家看了摇头,普通人看了迷糊。失败时别读,成功时也别读。信它不如信野史,看它不如看县志。清朝完蛋不是没道理的!这本破书把黑的写成白的,把错的写成对的。编书的人自己都不信吧?想了解清朝就别看这个,看了只会更糊涂。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