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北齐书
北齐书

北齐书

李百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北齐书》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北齐书》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齐历史的撰修,从高齐政权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断,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实录和国史。此外记录北齐历史的专著还有李德林《齐书》24卷,王劭《齐志》20卷,复为《齐书》100卷,崔子发《齐纪》30卷,杜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20卷等。
更多
书评  · 6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769530
李百药与《北齐书》可谓中国史学传统中极具辨识度的存在。面对北齐王朝短暂而混乱的历史,他既保持着史家应有的客观立场,又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将这段动荡岁月凝练成具有永恒价值的文本。细读全书,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取舍与文笔锤炼上的双重用心:一方面以"实录"精神保存了大量原始档案,另一方面又通过文学化的笔触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这种平衡之道,恰体现了唐代史官对魏晋以来史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较于其他官修史书,《北齐书》最令人称道的是其人物刻画的立体感。李百药写高欢的雄才大略而不讳言其权术机心,记兰陵王的骁勇善战却不忘提及其文采风流。这种拒绝脸谱化的书写方式,使读者能透过纸页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鲜活气息。特别在描写北齐后主高纬时,作者既批判其荒淫无度,又客观记录其在音乐、建筑方面的才华,这种辩证的史观在当时实属难得。我常想,正是这种不简单以善恶定论的笔法,使得《北齐书》比许多同时代史著更具现代意味。 在编纂体例上,李百药展现出惊人的史料整合能力。他将散佚的北齐起居注、大臣奏议与民间传闻熔于一炉,既保持纪传体的经典框架,又创新性地增设《方伎》《恩幸》等类传。这种编排不仅保存了科技、艺术等珍贵史料,更突破了传统正史重政治轻社会的局限。尤为难得的是,他在记载佛教盛行现象时,既如实反映当时"寺院遍野"的实况,又通过隐晦的笔法表达对宗教过度膨胀的忧虑。这种含蓄的批判精神,在崇尚佛教的唐代需要极大勇气。 作为历经隋唐易代的见证者,李百药在书中埋藏着深刻的历史思考。他对北齐灭亡原因的剖析,表面看是总结前朝教训,实则暗含对当代政治的警示。在描写和士开、韩长鸾等佞臣误国时,笔端常带悲愤;而记录斛律光、段韶等良将陨落时,又流露出无限惋惜。这种情感张力使得《北齐书》超越了一般官修史书的刻板,具有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每读至北齐幼主被俘的段落,总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轮回的深沉叹息。 从更长的历史维度看,《北齐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史料,更在于开创了乱世书写的范式。李百药将文学才情注入历史写作,用诗性语言化解残酷现实,这种独特的"史家笔法"直接影响到了后世欧阳修等人的私修史著。当我们今天重读那些描写邺城夜宴或晋阳之战的文字时,仍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既冷静又温热的史家之心。或许正是这种理性和感性的完美平衡,使得这部记述短命王朝的史书,反而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11665
内容空洞,毫无价值。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03917
乱世实录,糟粕居多。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北齐书》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