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9693
2025年09月03日
在清史稿的浩瀚文字里翻找,常常感到迷茫。赵尔巽记录了三百年兴衰,但真相似乎藏在字缝里。人们看到康乾盛世的辉煌,我却更在意那些被一笔带过的失败。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真的能在一本书里说清吗?历史像个迷宫,每走一步都让人怀疑方向。读完合上书,反而比翻开前更困惑。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著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最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3885
去岁霜降时节始读《清史稿》,今岁暮春方竟全帙,其间数度掩卷长思。列传犹见气骨,本纪颇存法度,而志表则略显芜杂,盖因成书仓促之故。然三百载兴替尽收眼底,庙堂运筹与草野悲欢并陈,令人生"眼看他起高楼"之叹。赵尔巽辈虽囿于时代,然能存一代信史,使后人得观盛衰之迹,其功固不可没。辛亥仲春观堂识于沪上。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客345439
《清史稿》读了三遍,每次都有新发现。大家都在讨论清朝的兴衰,我却更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史官。他们顶着压力记录真相,实在难得。统治者总喜欢听好话,但他们还是坚持写实。从这些细节里能看到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赵尔巽主持编修时已经年迈,能完成这部巨著很不容易。历史就是这样,越是真实的记录越能打动人。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客918616
烂书,清朝的遮羞布。烦人、憋屈、恶心!只能挑着看,不能全信。无聊时别看,生气时更别看。专家看了摇头,普通人看了迷糊。失败时别读,成功时也别读。信它不如信野史,看它不如看县志。清朝完蛋不是没道理的!这本破书把黑的写成白的,把错的写成对的。编书的人自己都不信吧?想了解清朝就别看这个,看了只会更糊涂。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