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7720
2025年08月01日
这本书很假,很做作。调查案子完全是靠着主角光环,一点都不真实。人物说话像背书,行为不合常理。案子设计多数牵强附会,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作者的知识储备明显不够,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推理过程漏洞百出,破案套路一成不变。读完了感觉被骗,觉得浪费时间。故事结构松散,节奏把控很差。人物塑造千篇一律,完全没有个性。这本书不值得看,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狄公案
知书房
狄公案
不题撰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著
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河间传
知书房
河间传
柳宗元 著
唐文。柳宗元作。宋王楙《野客丛书》云:“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恶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为一盗贼所污,遂行淫佚,虽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此柳子厚《河间传》之意也。”黄震说:“志贞妇一败于强暴,以计杀其夫,卒狂乱以死。子厚借以明恩之难恃。愚以为士之砥节砺行,终不免移于富贵利欲者多矣。正当引以自戒,而不必计其恩之可恃否也。”今人孙昌武说本文乃“虚构”之作,已不是史传,“包括着政论、寓言、小说等多种因素”。通过河间妇的形象,“影射当时士人操守败坏,朋友之恩难恃,君臣之际可畏,也是寄托了对现实的感慨的”(《柳宗元传论》)。本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刻划人物的音容笑貌,描绘人物的行动和场面十分生动。内容上虽有不堪入目之处,但在艺术描写的技巧上很突出。
李公案奇闻
知书房
李公案奇闻
惜红居士 著
《李公案奇闻》又名《李公案》,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色彩。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8194
探案集,公案之巅峰。痛快、过瘾、解气!从头看也行,跳着看也行,一口气看也行。白天能看,晚上也能看。聪明人能看懂,普通人也能看懂。苦闷时需要看,开心时也需要看。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做人要像狄公,断事要学狄公。这本书不是简单的破案小说,是教你做人的道理。
狄公案
知书房
狄公案
不题撰人
知书客927154
这本书在书店翻过几次,很多人觉得狄公破案厉害,但我更注意那些小官员的挣扎。他们夹在权势和良心之间,日子很难过。狄公当然正直,可那些被迫低头的人才显出官场真相。案子写得简单,但背后的人情冷暖很真实。好人难做,清官更难当,这本书说透了。
狄公案
知书房
狄公案
不题撰人
知书客982621
从六月读到八月,总算看完了这套《狄公案》。最后一本多是案卷文书,草草扫了几页就放下了。高罗佩写狄仁杰办案,处处显出生机。他写案情曲折,人物鲜明,笔力实在深厚。现在回头看,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份为民请命的精神。夜里读罢掩卷,窗外的雨声格外清晰。庚子仲夏默存记于沪上。
狄公案
知书房
狄公案
不题撰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