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到《米格尔街》最后一页时,我忽然意识到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把沾着热带铁锈的钥匙——它咔哒一声就捅开了所有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却还在傻笑的人的锁。奈保尔这家伙太狡猾了,他用十七个潦草的故事就把第三世界贫民窟的烂泥塘,搅拌成了冒着彩虹气泡的鸡尾酒。 那些说这本书只是殖民伤疤标本的人,根本没看懂街角补胎匠博勒是怎么用废弃轮胎皮给女儿做书包的。当哈特拿着当掉的婚戒钱请全街孩子吃冰淇淋时,比任何商学院案例都更生动地教会我:贫穷剥夺不了人类发明快乐的天赋。我尤其记得那个总画蓝色公鸡的画家摩根,警察撕毁他作品时,第二天他就用煤渣在警局墙上画了幅更大的——这种用荒诞对抗荒诞的智慧,比十本成功学更有穿透力。 当然有人会挑剔奈保尔的书写视角带着牛津大学的傲慢,但他们没发现书中真正的魔法:当清洁工伊莱亚斯把捡来的百科全书页糊满自家铁皮屋时,那些残缺的知识碎片在月光下会发出比英国皇家图书馆更耀眼的光。我最烦某些评论家揪着"后殖民叙事"不放,他们难道看不见卖淫妇劳拉八个孩子里,有三个考进医学院的奇迹?这种野蛮生长的生命力,才是碾压一切理论的存在主义宣言。 合上书那晚,我窗外的城中村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拾荒老人在垃圾分类时哼跑调的歌谣,烧烤摊主用烧焦的账本教儿子算术——这些米格尔街的遥远回声让我明白:所谓励志从来不是镀金的鸡汤,而是看透生活真相后,依然能像那个用酒瓶盖做项链的疯女人波普太太一样,对着满天蟑螂大笑的勇气。奈保尔最狠的地方在于,他连希望都懒得包装成漂亮礼盒,而是直接往你手里塞了把开罐器:喏,自己撬开生活这个锈迹斑斑的沙丁鱼罐头吧。
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
V.S.奈保尔  著
立即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