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99023
2025年04月19日
全书最有价值的在于最后二凤的《帝范》原文,让人看到一个封建君主是如何突破时代的桎梏藩篱,产生民本主义的思想发源。也看到一个父亲是对自己幼子语重心长,谆谆教诲的拳拳苦心。前面作者的解读不过是对这数千字雄文的官本位思考罢了。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精选书评
知书客707951
帝王之书,千载不衰。明君可照此修,昏君也可照此戒。太平时要读,乱世时更要读。治国理政可参考,修身养性也可参考。开头讲纳谏很重要,结尾讲节俭是根本。有些话今天看太老套,比如过分强调等级制度。但讲的用人道理现在也适用。看这书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关键是带着脑子看,吸取有用的。缺点很明显,优点也突出。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371796
如此"帝王心法",却是满纸为师之道!可笑啊,帝王治世之书,竟教人做个"好学生"。得天下时便忘尽,失天下时方想起。烈火烹油时不屑一顾,树倒猢狲散时倒奉为圭臬。说是垂范后世,实则自欺欺人。帝王将相读之如沐春风,黎民百姓读之如闻梦呓。为君者不必学,为臣者学不得。若当真能践行,何至于玄武门前血犹腥?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106393
有人读《帝范》看到了"为君难,为臣不易"的帝王苦衷。有人读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治国智慧。在我看来,这本书像一位老皇帝在给我上课,手把手教我如何处理政务,管理国家。这些道理过了几百年还是管用。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更需要这种传统的治国智慧。我觉得李世民说得对,做领导就得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国家才能治理好。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