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5456
2025年09月04日
陶弘景的《真诰》中经常出现"云"的意象。"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的名句。诗中"白云"代表超脱的心境,说明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白云飘在山间,自由自在,不受束缚,正好反映他远离官场后的心境。 陶弘景选择隐居不是逃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他放弃官职进入山林,专心研究道术和医药。这种选择需要很大勇气。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但他坚持自己的道路。他写的《真诰》记录修行心得,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 他在茅山建立道观,收徒传道。白天采药治病,晚上著书立说。生活虽然清苦,但内心充实。他说"白云"不可赠人,意思是真正的修行要靠自己体会。这种独立精神值得学习。 陶弘景用一生证明,人可以选择不同活法。只要认定目标,坚持下去,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理想需要决心和毅力。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著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黄帝四经》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包蕴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书中亦有道家以弱胜强的理论。《黄帝四经》今有多个英语、法语或日语的译本,广受学术界研究。
黔娄子
知书房
黔娄子
黔娄 著
一卷。原题周黔娄先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黔娄先生,战国时齐人。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黔娄子》四篇,题下注称黔娄先生:“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之下。”又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黔娄先生,齐人,修身清节,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以厚礼聘请,欲以为相,黔娄先生辞而不受;齐王欲以重金聘他为卿,又不就;著书四篇,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汉志》所录 《黔娄子》四篇早已亡佚,清马国翰据曹廷栋《孔子逸语》引得二节,又附考一篇合为一卷,即为今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曹廷栋所引 “未明其本,殊为可疑。”所以此书题黔娄先生撰更为不确,而对于研究古籍,可参考而不可为据。现存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阴符经
知书房
阴符经
佚名 著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后人依托黄帝所作,成书年代不详,唐代始通行于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应盗机,则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四百余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余字本,各传本字数有所增减,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阴符经》历代注家解经要旨不一,或以为兵家权谋之书,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内丹功法注经,文人则以儒家性理之说释之。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阴符经》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9544
《真诰》啊,这书到底在说什么?一会儿说神仙,一会儿讲修道,看得人脑袋发晕。前面讲的和后面的好像不太一样。有人说是经典,可我读不懂。想放下又觉得可惜,想继续读又觉得费劲。白天看觉得玄乎,晚上看更迷糊。修道的人可能喜欢,普通人看了只觉得没意思。有时候觉得很有道理,有时候又觉得都是胡说。这叫什么事儿?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客448659
《真诰》这部道教典籍,很多人关注的是其中神秘的上清派降真记录,而我更看重它保存的早期道教修行方法。书中详细记载了存思、服气等具体技术,这些内容比神话部分更有价值。道教经典往往隐晦难懂,但《真诰》的修行指导却相当务实。可以看出当时道教徒对修炼的认真态度,这种实践性强的特点值得研究者注意。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客822648
读《真诰》用了两个多月。开始觉得艰涩,后来慢慢看进去。书中讲了很多神仙的事,还有修道的方法。陶弘景写得很认真,但有些地方让人看不懂。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人能完全理解的,需要很多知识才能读透。最让我注意的是那些讲修行的细节,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深奥。读完后,我一直在想书中说的道理。
真诰
知书房
真诰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