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公子牟子
公子牟子
魏牟

公子牟子

魏牟  

一卷。原题周魏公子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魏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人。据《列子·仲尼》记载:“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而悦。”晋代张湛为此作注说:“公子牟,文侯子,作书四篇,号曰道家。”《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公子牟》四篇,隋唐志都不著录,说明其书久佚。清代马国翰据《庄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辑为一卷,即今本《公子牟子》。书中记述魏公子牟恣肆放纵之言行,早在庄周之前,所以《庄子》书中有记述之文,《孟子》非十二子有排斥之言。《公子牟子》一书,虽然常遭儒家的指斥,而其言之成理,不可尽废。马国翰辑之成书,也是为后世学术研究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 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9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32075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千年之后,我们竟在《公子牟子》这部奇书中看到了相似的荒诞。这部托名战国公子牟的伪作,不过是后人附会之作,却因其诡谲的言辞被误认为先秦遗珠。翻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扑面而来的不是古意,而是刻意为之的矫揉造作,令人不禁想起那些在古董市场上伪造的青铜器——表面锈迹斑斑,内里却尽是现代化学药剂的味道。 书中开篇便大言不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般狂言,若出自庄子之口尚可理解,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子牟,竟也敢如此大放厥词,实在可笑。更可笑的是,后世竟有人将其与《庄子》相提并论,甚至称其为"失落的道家经典"。这种荒谬的追捧,恰恰暴露了当代学术界的浮躁——只要沾上"失传""秘本"的字眼,便趋之若鹜,不问真伪。 细读文本,处处可见破绽。那些刻意模仿先秦语法的句子,就像蹩脚的演员穿着不合身的古装,举手投足间尽是别扭。"圣人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套话反复出现,却不见半点新意。与其说是思想创造,不如说是对老庄学说的拙劣拼贴。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书中那些自称"牟子曰"的段落,语气之造作,仿佛生怕读者不知道这是"古人"在说话。 书中对"道"的论述更是浅薄得可怜。通篇都在重复"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陈词滥调,却不见半点独到见解。比起《老子》的深邃、《庄子》的灵动,这部伪书就像一杯反复冲泡的茶,早已索然无味。那些被吹捧为"惊人预言"的段落,不过是后世事件的倒填日期,这种拙劣的造假手法,在严肃的学术眼光下不堪一击。 尤为可悲的是,这部伪书竟在当代收获了一批拥趸。他们将其奉为圭臬,甚至从中"解读"出量子物理、宇宙奥秘。这种荒诞的现象,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当真正的传统被遗忘,人们便饥不择食地拥抱任何看似古老的东西,哪怕它只是个拙劣的赝品。 掩卷沉思,不禁想起梁启超对伪书的批判:"伪书之害,甚于无书。"《公子牟子》这样的文本,不仅无益于理解真正的道家思想,反而混淆视听,成为学术研究的绊脚石。与其在这部伪作上浪费时间,不如去读那些经过千百年检验的真正经典。毕竟,思想的真金不怕火炼,而伪作终究会在时间的检验下原形毕露。 站在图书馆的窗前,看着手中这本装帧精美的伪书,忽然觉得它就像当代文化的一个隐喻——外表光鲜,内里空虚;标榜古老,实则新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双慧眼,去辨别那些打着传统旗号的现代造物,否则,终将沦为文化赝品的牺牲品。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9067
"身处江湖之远,不知庙堂之忧;误入庙堂之高,乃知江湖之远。"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83818
君子行走世间,最要紧的是修身养性,言行合乎大道,能够匡扶正义。不要贪图虚名,贪图虚名就会招来祸端;不要放纵欲望,放纵欲望就会败坏德行。智慧是君子的根基,德行是君子的风骨,学识是君子的衣冠,气度是君子的威仪。积累万贯家财,不如修养一身正气。所有修养中最容易获得却又最难坚持的,莫过于克己复礼了。 有志之士,能够经受磨练,最终成就非凡功业;心志不坚之人,就会随波逐流,沦为平庸之辈。人在年轻时,心性尚未定型,与贤人相处,耳濡目染,虽然并非刻意模仿,但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相似。二十岁左右才懂得要约束自己,但积习难改,往往力不从心。到了三十岁后,才能少犯大错,常常在放纵之时突然警醒,理智与欲望交战,夜晚反思白日的过失,今日懊悔昨日的放纵,暗自叹息因为早年缺乏良师指引,才走了这么多弯路。 说话要沉稳,举止要端庄,行事要谨慎,待人要诚恳。富贵不能移其志,贫贱不能改其节。面对诱惑要守住本心,遭遇困境要坚定信念。与贤者交则日进,与小人处则日退。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过失,每时都要警惕内心的懈怠。 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出身门第,而在于品德修养。市井之徒若有君子之风,亦是高人;王侯将相若无德行,终是俗辈。所以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从克己始。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8367
《公子牟子》一书,通篇尽是浮夸之辞,每章每节皆在自诩高明,实则空洞无物。所谓"谋略"云云,不过是些陈词滥调,东拼西凑而成。其论治世之道,既无系统条理,又乏真知灼见,读来令人昏昏欲睡。更可笑者,书中处处以古圣先贤自比,殊不知其言谈举止,与真正的智者相去甚远。 细究其文,不过是些投机取巧的伎俩,教人如何钻营取巧,如何逢迎谄媚。这般"智慧",与市井之徒的处世之道何异?尤为可厌的是,书中充斥着对权术的迷恋,将阴谋诡计美化为"韬略",实乃误人子弟。读此书者,若不能明辨是非,只怕要误入歧途。 此书最令人不齿之处,在于其将小人之道粉饰为君子之谋。那些看似高深的言论,剥去华丽外衣,不过是些蝇营狗苟的把戏。我辈读书,当以求真知为要,此等书籍,大可束之高阁。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12183
有人从《公子牟子》中看到纵横捭阖的谋略智慧,有人则关注其中"贵势而不贵惠"的现实主张。我读这本书时,感受到的是战国时期特有的务实精神。书中没有空谈道德,而是直接讨论如何建立功业、获取利益。这些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其中的现实考量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直面现实、讲求实效的思维方式。这是中国古代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