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5292
2025年08月01日
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侍中集
知书房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别集名。一名《王仲宣集》,东汉王粲(字仲宣,官侍中)作。王集最初无刻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至唐代为10卷,宋代只存8卷,均早佚。现存最早者为明人搜集整理之辑本,其中又以张溥之《王侍中集》最为完备。全书不分卷,计收《大暑赋》、《游海赋》、《浮淮赋》、《闲邪赋》、《出妇赋》、《思友赋》、《登楼赋》等25篇,以及书、檄、文、论、颂等21篇和《七哀诗》、《从军诗》、《咏史诗》等若干首诗歌。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张本又有所订补。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
徐霞客游记
知书房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著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3784
在《校猎赋》的字句里颠簸,扬雄铺排的猎场盛况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只盯着天子旌旗蔽日的排场,我却注意到他笔下"获多虚发"的暗讽。敢在皇家围猎时写君王射术不精,这份胆量比赋文本身更惊人。西汉辞赋多歌功颂德,偏偏这篇藏着骨头。读书就要看这些夹缝里的真话,扬雄骨头硬,我们后人也跟着挺直腰杆。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客158311
大多数读者关注《校猎赋》的华丽铺陈,而我更在意扬雄如何处理君王与士人的关系。赋中天子围猎的场面看似宏大,实则暗含规劝。扬雄用夸饰笔法写围猎,最后却归结到节俭仁德。这种写法需要勇气。当时赋家多迎合上意,扬雄却敢在颂美中藏谏言。看这篇赋,不能只看文字技巧,更要看作者如何在皇权面前保持士人立场。这种平衡很不容易。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客184529
雄文,狩猎之绝唱!壮哉、烈哉、狂哉!可纵马同读,可凭栏细品,可击节高咏,可低吟浅唱。旭日东升时宜赏,残阳如血时亦宜赏。将军可激壮志,文士可润文章。失意潦倒时当诵,意气风发时更当诵。观猎不如入猎,读赋不如化赋。此中真意,尽在驰骋之间!字字如箭,句句似戟,读罢只觉血脉偾张,恨不能跨骏马、挽雕弓,与司马相如同猎云梦!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