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2139
2025年09月04日
白岩松说:"现代人忙着追逐新鲜事物,却忘了回头看看老祖宗的智慧。"这话让我深有感触。最近偶然翻到《大戴礼记》,这部与《小戴礼记》齐名的儒家经典,竟让我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了一方宁静。 记得第一次接触《大戴礼记》时,被它厚重的历史感所震撼。虽然它不如《论语》那样广为人知,但其中记载的古代礼仪制度、治国理念,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曾子十篇"的记载,那些质朴的文字里,藏着古人处世为人的真谛。 现在的人总说生活节奏太快,可翻开《大戴礼记》,你会发现古人早就把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从冠礼、婚礼到丧礼,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生命的敬畏。我常想,若是现代人能够汲取其中一二,或许就不会活得这么浮躁。比如其中记载的"投壶之礼",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蕴含着"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修身之道。 最近在收集不同版本的《大戴礼记》,虽然有些版本已经残破不全,但每次捧读,都能感受到纸张间流淌的千年智慧。有朋友笑我痴迷这些"老古董",可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些看似陈旧的字句,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平衡。 今日午后,泡上一壶清茶,重读《大戴礼记·保傅篇》。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页上,那些关于教育之道的论述,在光晕中显得格外生动。突然明白,古人留下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经典,来安放浮躁的心灵。 每次读《大戴礼记》,都像在跟一位睿智的老者对话。他说得不多,但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从"武王践阼"到"五帝德",从"夏小正"到"诸侯迁庙",这些篇章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礼乐文明的黄金时代。虽然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其中蕴含的处世哲学,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仪礼
知书房
仪礼
彭林 著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礼记
知书房
礼记
戴圣 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著
《周礼》又称《周官》是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4655
古礼之精华,修身之宝鉴!妙极、佳极、善极!可远观,可近玩,可通篇读,可择句品。闲适时可读,困顿时亦可读。君子能受益,凡夫亦能受益。失意落寞时宜读,春风得意时更宜读。寻章不如明义,求礼不如知礼。知礼之钥!这部上古礼学经典,字字如珠玑,句句蕴天机。读来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如饮醇醪,真乃治世修身之无上法门!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知书客613059
"礼者,理也;乐者,和也。"《大戴礼记》这部汇集先秦礼学精粹的经典,以深邃的礼乐思想构筑起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石,其记载的典章制度与修身之道,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部与《小戴礼记》并称的礼学巨著,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以其对人性与秩序的深刻洞察,为我们理解传统社会的精神内核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本依据。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知书客928661
这书,读来既欣喜又困惑。礼制之源,却似迷宫般难以参透。可正看,可反看,可拆解看,却总觉抓不住要领。得意时读来酣畅,失意时品之又觉艰深。鸿儒能得其精髓,凡夫却只能窥见皮毛。困顿时需读,顺遂时也该读。求礼不如知礼,知礼不如行礼。行礼之途何其漫漫!每次翻开都有新惑,每次掩卷又觉遗憾。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魔力吧,让人欲罢不能。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