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5027
2025年06月26日
奇哉怪也!《尹文子》之书,真伪难辨。表面俨然高言,细看却显散乱。可横读,可竖读,读来读去皆不着边际。世人捧若珍宝,我却见其空谈。忧时读之愈忧,喜时读之反惑。名家未必真懂,俗子盲目推崇。形名之说看似玄妙,实则似是而非。求道不如求实,学尹不如省己。一本难解之书,却引得无数人绞尽脑汁——可笑!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止学
知书房
止学
王通 著
《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祥;能够思虑周祥,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这也是中庸的道理。本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谦受益,满招损”,《止学》更多的是告诫做人的哲理。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9923
奇书,让人琢磨不透。阅读时一头雾水,放下后又念念不忘。可以反复看,也可以随手翻。白天看时觉得高明,晚上再看又觉得糊涂。聪明人可能看懂,普通人可能半懂。迷茫时想读,清醒时也想读。研究不如琢磨,琢磨不如实践。关键在于体会。但真的能体会吗?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知书客381490
《大道》上,正名话儒;下,道驭术势。名法儒道,稷下学宫文化确实昌盛。齐桓紫衣、齐宣九石、勾践怒蛙(《尸子》残句也辑录过)、狐假虎威(《太平御览》尹文)。看书时感觉怪怪的,过半才反应过来是简体竖排的缘故。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知书客864242
这书,糟粕,古书之末流。烦人、无趣、没用。不能倒着看,不能顺着看,不能整体看,不能拆零看。高兴时不想看,生气时更不想看。聪明人看完了,傻子也看完了。走投无路时看不进去,春风得意时也看不进去。求人不如求己,看这书不如看别的书。这书,浪费时间!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