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84721
2025年07月30日
此赋藻思缤纷,绰约多姿,写尽洛神之容止,状尽邺下文心。子建凭虚构象,因梦成篇,字有芬芳,句含珠泪,使人读之神往。其铺陈宓妃之态,铺采摛文而不失雅致;摹写柔情之态,微婉含蓄而不流俗艳。魏晋风流,尽在笔端;建安骨气,悉归腕底。后世文人追摹千载,终不能出其右者,真可谓"独步江东"之作也。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402646
多数人读《洛神赋》只看到曹植笔下洛神的绝美,我却更佩服他能在政治失意时写出这样的文章。一般人遭遇排挤只会怨天尤人,曹植却把痛苦化作千古名篇。他能用华丽词藻描绘虚构女神,这种才华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他在不得志时依然保持创作热情。这种精神比文字本身更可贵,值得每个失意者学习。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知书客614826
大多数人都被《洛神赋》里那些华丽的句子吸引,我却觉得曹植写洛神的那段最打动人。他写洛神的姿态很具体,不是简单的漂亮,而是让人感受到她的温柔和灵动。重要的是,他没有把洛神写成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让她有人的情感。这样的描写让读者觉得亲近,也让整篇文章有了温度。曹植用平常的语言写出不平常的美,这一点很了不起。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知书客913752
美哉、醉哉、妙哉!《洛神赋》真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句句生香。不论晨昏读,皆能入境;无关老少阅,俱可忘机。欢乐时可品其华美,忧伤时可悟其空灵。少年读得浮想联翩,长者读来回味无穷。此赋如画,更胜丹青;似梦,尤胜真实。习文不如入境,品赋不如化身。待到心神俱醉时,方知何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境界!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