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8365
2025年09月04日
花了一周时间勉强读到一半,实在撑不下去了。特罗洛普笔下这个虚构的巴塞特郡世界,就像一锅温吞的英式红茶,初尝觉得醇厚,但喝到第三杯就开始犯困。那些没完没了的牧师家庭琐事和乡绅们的茶会闲谈,在维多利亚时代或许算得上精彩纷呈,可对现代读者来说简直像在听老奶奶絮叨她年轻时的舞会礼服。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宗教讨论。每个角色开口闭口都是教会事务、什一税和主教任命,仿佛整个巴塞特郡的人都活在教堂的阴影里。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查资料,才能搞明白"教区牧师的俸禄"和"副主教的管辖权"到底有什么区别。特罗洛普显然把读者都当成了和他同时代的中产阶级,对英国国教了如指掌。 不过必须承认,有些段落确实闪着智慧的光芒。比如他对婚姻现实的描写就格外犀利——那些看似美满的姻缘背后,往往藏着精打细算的财产考量。书中某位淑女说"爱情是穷人的奢侈品",这句话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可惜这样的闪光点被埋没在太多冗长的下午茶对话里,就像撒在燕麦粥里的几粒葡萄干。 最让我不适的是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处理。每个未婚姑娘都在焦虑地计算自己的"市场价值",而已婚妇女不是忙着操持家务就是染上神经衰弱。特罗洛普笔下的世界就像个精致的琥珀标本,把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别观念永远凝固在其中。虽然理解这是时代局限,但读着读着还是会感到窒息。 坚持到三百多页时,我终于决定合上这本书。窗外春光正好,何必非要和两百年前的英国乡绅们较劲呢?或许某天心血来潮会重新拾起,但不是现在——我的耐心已经和特罗洛普描写的牧师长袍一样,皱得不成样子了。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知书房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阴影线
知书房
阴影线
约瑟.康拉德 著
康拉德的自传体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作为船长第一次指挥的故事。事实证明,一系列危机对他的新权威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奇怪的是,大海变得平静,船员们因发烧的疟疾而虚弱。当大副的恐惧让许多人相信这艘船被前任船长的恶灵困扰和诅咒时,这个年轻人必须应对他们的迷信以及明显缺乏急需的药物。一个悬疑的海洋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人生的决定性时刻,当一个没有经验的男孩和一个成熟男人之间的模糊界限变得非常清晰时,《影子线》充满了强烈的存在、紧张的责任和受到威胁的原则,对男性气质的探索性研究。
奥勃洛摩夫
知书房
奥勃洛摩夫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 著
《奥勃洛摩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冈察洛夫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小说讲述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小说通过对腐朽没落的地主奥勃洛摩夫一生的叙述,客观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现实生活,鲜明地揭示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预示了农奴制必将走向灭亡。
小英雄
知书房
小英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童年夏日、夹杂着朦胧爱恋与英雄幻想的成长故事。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7852
巴塞特的街道上走过多少灵魂,有的拎着体面,有的背着愧疚。特罗洛普用羽毛笔轻轻划开教区表面的金箔,露出下面发霉的饼干和温热的野心。我们何尝不是在主日礼拜时数着捐款箱里的硬币,又在深夜清点自己崩塌的信念?那些教堂彩窗投下的光影,照见了牧师法袍上的蛀洞,也照见我们小心翼翼藏起的、不肯交给上帝的那部分自己。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知书房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安东尼·特罗洛普
知书客405198
"嫉妒是爱情最忠实的影子,它越是折磨我们,就越是证明我们的爱有多深。"——莫泊桑在《皮埃尔与让》中揭示了人性最隐秘的伤口,这部精妙绝伦的中篇小说通过两兄弟间看似平静的继承权之争,展现了19世纪资产阶级家庭表面体面下暗涌的欲望风暴。
皮埃尔与让
知书房
皮埃尔与让
居伊·德·莫泊桑
知书客988677
皮埃尔与让的故事让人想了很多。两兄弟性格不同,选择不同,但都活得很累。皮埃尔总想证明自己,结果越证明越痛苦。让看似随和,其实心里也有很多不满。他们都在别人的眼光里挣扎,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后来他们都明白了,生活不是比赛,不需要和别人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这本书告诉我们,接受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皮埃尔与让
知书房
皮埃尔与让
居伊·德·莫泊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