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4194
2025年09月03日
古之小说,或劝善惩恶,或讽喻世情,皆有所为而作。今观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却见其专以猎奇为能事,诲淫诲盗,无所不用其极。昔人有言,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然《初刻》一书,竟以此为标榜,专录市井猥亵之事,实乃文坛之耻。书中所谓"拍案惊奇"者,无非是些男女苟且、盗贼奸宄之事,令人读之,不禁掩卷太息。 尤为可叹者,书中对女性极尽污蔑之能事。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一篇,将商妇写得轻浮放荡,全然不顾礼义廉耻。《乌将军一饭必酬》中,更将女子塑造成见利忘义之辈。此等笔墨,不仅玷污了文学清誉,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凌氏自诩为"姑苏抱瓮老人",却专写此等伤风败俗之作,岂不令人齿冷? 细究其文笔,虽然偶有佳句,但整体流于肤浅。每篇必以"话说"开头,以"且听下回分解"作结,千篇一律,令人厌烦。其叙事虽称曲折,实则刻意造作,为奇而奇,毫无深意。更可笑者,每至关键处,必要插入一段说教,看似劝善,实则欲盖弥彰,徒增虚伪。 今之读者,若为消遣而读此书,尚可理解。若有人将其奉为经典,甚至从中汲取处世之道,则真可谓买椟还珠矣。小说之道,贵在寓教于乐。如《初刻》这般专以低俗趣味媚俗者,纵使文辞再工,也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每见书肆将此书与《三言》并列,吾不禁为冯梦龙叫屈。同样是市井小说,《三言》尚有几分劝善之心,《初刻》却只剩下一副哗众取宠的嘴脸。
初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太平广记
知书房
太平广记
李昉 扈蒙 李穆 徐铉 赵邻几 王克贞 宋白 吕文仲 著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等人编著的大型类书,基本上是一部按类编纂的小说总集,凡五百卷。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到隔年八月结束,因编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共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专收野史以及小说杂著,其中以神仙、鬼、报应、神、女仙、定数、畜兽、草木、再生、异僧、征应等十一类约占全书之半
东周列国志
知书房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著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著
《儿女英雄传》(原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作的小说,共40回,著书时代当在清同治(1861年—1875年)年间。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着力刻画了侠女“十三妹”的形象。描写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十三妹其父亲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与张金凤,结果还未及为父报仇,纪献唐获罪遭诛。后来经张金凤与众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给安骥。十三妹前段仗义行侠,英气外发;后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9274
明代奇书,话本之典范。可整卷读,可选篇读。闲时宜读,忙时也宜读。文人可品味,商贾也可品味。世情百态尽在其中,人情冷暖皆有呈现。看故事更要看道理,听奇闻更要听教训。这部书不是消遣之物,而是处世之鉴。每个故事都有深意,每段文字都有分量。读一遍不够,读十遍也不够。用心读才能懂,反复读才能悟。
初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知书客762441
凌濛初笔下的市井传奇,既录尽人间奇态,却又难脱那等刻板套路。这本《初刻拍案惊奇》让读者在惊叹世情百态之余,又总觉着少了些烟火气里的真滋味。那些个离奇故事,读来令人拍案,细品却总少了三分余韵——到底是话本小说的通病,好看是极好看的,却终究难成经典。
初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知书客936022
奇书,市井之精华!妙极,乐极,痛快极!白天可以读,晚上也可以读。年轻人喜欢读,老年人也喜欢读。落魄时可以读,得意时也可以读。闲人可以读,忙人也可以读。当官的要读,百姓也要读。说书的不如听书,听书不如读书。读书之乐,尽在《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