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5978
2025年09月04日
人生最困惑的时候翻完了《北齐书》,看那些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不过是一抔黄土。高欢起兵时何等意气风发,临终前却连口热粥都喝不上。我今年三十出头,明知道权势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却还是忍不住计较得失。既做不到像隐士那样超然物外,又没法像市井小民那样浑浑噩噩。总觉得要真正看透这些,恐怕得到五六十岁才行。书里写尔朱荣权倾朝野,转眼就身首异处;写高澄意气风发,结果死在厨子手里。这些事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可轮到自己身上还是放不下。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梁书
知书房
梁书
姚思廉 著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6卷。姚思廉之父姚察在隋时有旧稿,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嘱其子思廉续书,贞观三年(629年)思廉奉命修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并采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贞观十年(636年)书成。《梁书》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有二十六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另在列传中新创《止足列传》,记述功成身退的士大夫的事迹。上自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精选书评
知书客414441
从去年冬月起断续翻阅此册,竟拖至今岁寒食方得终卷。李百药文笔艰涩,叙事每多错乱,间有累牍连篇之处,读来殊为吃力。北齐朝廷短祚,君臣乖戾,然所记诸王荒淫暴虐之事,未免过于琐碎冗长。《皇后传》中语多回护,尤显史笔之曲。虽云"鉴戒之书",然这般支离破碎的记载,真能昭示得失乎?丙申暮春病起无聊中记此。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知书客814470
《北齐书》,帝王家谱罢了!权谋争斗,戾气冲天。读之如饮浊酒,初尝辛辣,继而反胃。所谓正史,不过是胜利者的涂脂抹粉。高氏一族的面目模糊不清,反倒小人物偶尔闪现真性情。这般史书,读来徒增愤懑。正值得意时读它,顿觉世事无常;落魄时翻阅,更添三分寒意。若论史家笔法,不及《史记》磊落;要说叙事章法,难比《汉书》严谨。鸡肋耳!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知书客991884
读《北齐书》总会注意到高氏皇族的荒唐残暴,杀人如麻。但是我想说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些小人物。比如侍卫张保洛,他在皇帝滥杀时偷偷放走宫女。还有乐师曹僧奴,冒着危险给被囚禁的太子送饭。乱世中能保持人性,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他们做的事很小,但是比那些大人物更像人。每次读到这里都很感动,黑暗时代里总有人不放弃善良。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