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16883
2025年09月04日
乱世出针砭,李伯元以笔作刃,直刺晚清官场痼疾。
官场现形记
知书房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儒林外史
知书房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著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本书所写内容,假托明朝,实为清朝,而且十之八九的人物都实有其人。它真实地描绘了清朝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理想的倡导与破灭,出路的探索与追寻。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著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在侠客们的帮助下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西厢记
知书房
西厢记
王实甫 著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六才子书》之一,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2046
壬寅之冬,灯下展卷,两旬读尽《官场现形记》六十回。李氏之笔如牛渚犀燃,纤毫毕现,捐官鬻爵之丑态、谄上骄下之伎俩,尽在阿堵中。虽仿《儒林外史》章法,然针砭时弊较之更峻,嬉笑怒骂间直刺骨髓。惟后十回落笔稍懈,臧否人物失之露骨,不若前五十回含讥带讽之妙。要之,晚清官场魍魉图,当以此为最。丁酉小雪后三日,蛰庵漫记于沪上。
官场现形记
知书房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知书客242456
翻过厚厚几册《官场现形记》,竞相登场的人物像皮影戏般浮在纸面。作者笔下那些钻门路的、趋炎附势的官吏固然面目可憎,可他写这个讽刺故事时难道不是同样端坐于晚清权力的边缘?满纸斥责士人不如娼妓,却看不见提笔撰文者清高的落脚处何在。骂得痛快了,自己的靴子可还沾着污泥。愤世嫉俗者的笔墨,有时比他们抨击的对象更要一副道学面孔。
官场现形记
知书房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知书客666926
李氏此书,穷形尽相描摹官场百态,笔锋所至,上下官吏无不原形毕露。其讽刺之辛辣,揭露之深刻,令人拍案叫绝。至若市井谐谑处,往往令人捧腹;写贪官污吏时,又使读者切齿。虽为小说家言,然其针砭时弊之功,实不亚于正史之直笔。以一枝秃笔,写尽宦海浮沉,使后之览者,犹能想见晚清官场之黑暗腐败,诚可谓振聋发聩之作也。
官场现形记
知书房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