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小说最早在陈所发行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共五编60回,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鲁迅将《官场现形记》与其他三部小说并称之为谴责小说,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被列为排行榜第一名。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27684
官场之道在于为民,不为民者纵居高位亦失其本。《官场现形记》以犀利的笔锋剖开晚清官场的腐朽内核,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吏们,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蝇营狗苟,将为民之责抛诸脑后。书中塑造的各级官员形象,无一不是对上谄媚、对下欺压的典型,这种双重人格恰恰是官场败坏的症结所在。 真正的好官必先正己,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书中那些靠捐纳得官的候补道台,那些借"孝敬"上宪谋求实缺的州县官,连最基本的为官操守都荡然无存。他们整日盘算的不是民生疾苦,而是如何钻营取巧、中饱私囊。李伯元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将这些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既觉可笑又可悲。这种笔法看似冷静客观,实则暗含辛辣讽刺,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官场如戏台,人人戴着面具表演。书中塑造的刁迈彭、单舟泉等人物,个个都是表演高手。他们精通官场话术,深谙"揣摩上意"之道,却唯独不谙"为民请命"之理。这种表演型人格在官场中如鱼得水,恰恰说明当时的官僚体系已经病入膏肓。反观陶子尧这样的"清官",反而处处碰壁,这种反差令人深思。 为官之道,贵在务实。书中那些忙于应酬、钻营的官员,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维持官场关系网上,哪有心思处理政务?他们视百姓如草芥,视衙门如市场,将做官当作生意经营。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是官场腐败的根源。李伯元不着一字褒贬,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读者自行判断是非,这种"春秋笔法"尤为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官场陋规的描写细致入微。从"门包"到"冰敬炭敬",从"部费"到"平余",各种巧立名目的贿赂方式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细节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更揭示了腐败的制度性特征。当陋规成为常态,清官反而成了异类,这种制度性腐败比个人贪腐更为可怕。 最后一问:官场现形是否止于揭露?非也。李伯元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暴露问题,更通过对比手法暗示解决之道。书中那些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如王孝廉、赵温等,虽着墨不多,却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真正的为官之道,当以这些正面典型为镜,而非以那些反面教材为师。毕竟,揭露黑暗是为了迎接光明,批判腐败是为了呼唤清廉。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85350
"官场如戏场,全靠一顶纱帽装。"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5539
读完《官场现形记》,最深的感受是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古人早就看透了。作者用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官场里那些钻营取巧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书里的人为了升官发财,什么手段都用,结果反而害了自己。这让我明白,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靠真本事吃饭。书里写了很多反面例子,但正是这些例子让我们看清了什么是正确的路。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有人会想走捷径,但看了这本书就知道,那些歪门邪道根本行不通。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说教,而是用事实说话。每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官场的黑暗,也照出了做人的道理。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61262
这本书很好看。我喜欢。故事有趣。人物生动。值得一看。推荐大家看。读起来很轻松。内容精彩。结局满意。还想再看。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93356
“官场如戏场,亦如战场,胜者王侯败者贼。”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