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2711
2025年09月04日
古人著史,意在存真,如司马迁周游天下,网罗旧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今人治史,或为职称,或为课题,东拼西凑,敷衍成篇,岂非自欺欺人?读刘知几《史通》,常令人掩卷长叹,今之史家,能得其三昧者,几人哉? 《史通》论史,首重直笔。刘子玄谓"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而今人修史,往往曲笔阿世,为尊者讳,为权者隐,使青史蒙尘。忆昔董狐直笔,崔杼弑君而不改;南史氏执简,虽死犹往。此等风骨,今安在哉?每见学界中人,为五斗米折腰,篡改史料,粉饰太平,岂不愧对先贤? 其论史才,须具三长。才、学、识缺一不可,而今之史家,或空谈理论,不谙史料;或埋首故纸,不明天道;或人云亦云,毫无己见。犹记刘知几斥"浮词赘句"之弊,今人著述,动辄数十万言,而真知灼见,百不存一。吾尝见某教授新著,引证浩繁,而细读之,不过将前人成果改头换面而已。 最令人扼腕者,是其论史德。史家当"善恶必书",而今人修史,或为名利所诱,或为权势所迫,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刘知几言"史之为用,其利甚博",然今之史学,渐成追名逐利之具。吾友在某高校任教,言及年终考核,唯论文数量是瞻,至于质量如何,反在其次。此岂非与《史通》之旨背道而驰? 夜读《史通》,常觉字字诛心。刘知几当年所斥诸弊,今皆变本加厉。史学之衰,实乃世风日下之缩影。每见学界中人,高谈阔论,而细究其学问,不过尔尔。倘使子玄复生,见此情状,不知当作何感想?而今人读《史通》,多以为古典而已,不知其中针砭,正切中今日之弊。可叹可叹!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读通鉴论
知书房
读通鉴论
王夫之 著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阅读《资治通鉴》及历史的议论。书成于王夫之晚年,盖读史有感,随事触发,初无意于为文,故每篇皆不立题目;而于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均有论列。全书30卷,包括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四篇为“卷末”,约六十余万字。《读通鉴论》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夫之从69岁开始执笔,“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逝世前完成,用意在于“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在四库全书中为史部史评类。目前中华书局所刊印的《读通鉴论》采用曾国藩金陵刻本为底本。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著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殡葬事,称《盛姬录》,为第二部分。八骏和西王母的故事,是古代神话传说,见《山海经》。穆王西征传说,载于《左传》。此书以历史和神话传说为根据,夸张虚构,使其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穆王率七萃雄壮之师,由造父驾御,伯天为响导,驶八骏,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于瑶池之颠会见西王母,互赠礼物。对穆王沿途所见殊方外域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名山绝景,都有详细记载。全书不过八千五百余字,所写内容却十分丰富动人。结构略具后世章回小说雏形。穆王雄姿英发,王母温文风雅,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瑶池之会场面描绘得绚丽多采,气氛缠绵哀婉。笔调含蓄热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范氏天一阁本。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著
南朝齐、梁时期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地区方志。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5011
在唐人的史论中攀爬,《史通》的锋芒始终刺目。商务印书馆的版本翻了又翻,世人常赞刘知幾的直笔精神,而我更惊叹其"疑古"的胆魄。当整个史学界都匍匐在经典脚下时,他竟敢指摘《尚书》记事疏略,《春秋》讳饰太多。这种逆流而上的批判意识,在八世纪的长安城显得尤为珍贵。看一个时代的思想高度,往往就体现在其能否容纳这样的异端之声。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客421725
《史通》,史家之圭臬也。古往今来治史必读,新进者当读,老成者更当读。可精研其体例,可细味其笔法,可深究其史观,可参悟其史识。修史时需研,论史时亦需研。得之可祛史家三病,明古今之变;不得则易堕五失,迷于千年烟海。刘知几以一家之言,立万世之法。读此不必尽信,然不读则不知史法渊源。史笔如刀,此其砥石乎!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客449381
有人从《史通》里看到"直笔不讳"的史家风骨,有人读出了"考镜源流"的治学态度。我翻开这部书,感觉像在跟一位老史官对谈,听他讲如何写出一部好史书。刘知几说的道理很实在,写历史要真实,要有条理,还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些话放在今天一样管用。我们总说要尊重历史,但真要让历史发挥它的价值,就得像刘知几说的这样来对待它。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