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6390
2025年09月04日
【荀子书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部先秦儒学经典中澎湃着务实进取的理性光芒,将"性恶论"化作砥砺德行的磨刀石,在礼法并重的治世智慧里,藏着中华文明最清醒的入世哲学。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9846
奇书,《荀子》当之无愧。人性本恶的论断振聋发聩。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说得透彻。可当哲学读,可当政治书看。得意时要读,失意时更要读。帝王将相能学到权术,平民百姓能明白做人的根本。荀子的话像刀子,句句扎心但句句在理。读一遍不够,读十遍才懂。这本书教人看清世界,更教人看清自己。两千年前的智慧,到今天依然管用。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客69979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以人性本恶为前提,建构起一套严密的礼义教化体系,通过后天积习改造人性,实用理性的光芒穿透千年历史迷雾,其极具进取特质的性恶论恰恰展现出对人性改造最乐观的期许。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客868962
在书店角落里翻《荀子》,很多人说他讲究礼法、重视教化。但我看到的是他把人性说得太恶,把礼法抬得太高。统治者用这套理论管百姓,他自己倒站得远远的。老百姓要守规矩,君王就能为所欲为?当时社会环境就这样,可到今天还有人捧他这套。礼法成了枷锁,教化变成训斥,说到底还是为统治者服务。读他的书,感觉处处都是自上而下的压迫。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