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在翻阅宋代文献时,偶然发现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这部奇书。最初以为只是普通的岭南风物志,细读之下才发现其价值远超预期。这部完成于南宋淳熙年间的著作,以十卷之体系统记录了岭南地区的山川地理、民族风俗、物产贸易等方方面面,堪称宋代最完整的岭南百科全书。 与《东京梦华录》专注于都城繁华不同,《岭外代答》展现的是另一番天地。作者周去非曾任静江府通判,在广西为官六年,得以近距离观察这片神秘土地。书中对岭南少数民族的记载尤为珍贵,如"獠人"、"蛮人"等族群的服饰、饮食、婚俗等,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铜鼓"的记载,这些至今仍在广西少数民族中使用的器物,在宋代就已备受重视,足见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作者身份来看,周去非作为地方官员的视角颇具特色。他不像孟元老那样沉溺于繁华旧梦,而是以务实的态度记录所见所闻。书中对海外贸易的记载尤为突出,详细描述了当时岭南与东南亚、印度乃至阿拉伯世界的商业往来。这些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对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历史的延续性总是如此奇妙。 书中对岭南物产的记载令人大开眼界。从槟榔、椰子等热带作物,到犀角、象牙等珍稀物品,再到各种奇特的药材,无不展现岭南的富饶。特别有趣的是对"蜜唧"的记载,这种将老鼠幼崽蘸蜜生食的习俗,读来令人咋舌。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当时岭南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中原人士对岭南风物的猎奇心理。若真能穿越回宋代,面对这些奇异食物,恐怕现代人也会像书中描述的中原人一样踌躇不前。 作为地理著作,《岭外代答》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比较。作者常常将岭南事物与中原进行对比,这种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当时实属难得。例如在记载岭南建筑时,会特别说明与中原建筑的差异;描述气候时,也会对比两地的不同。这种自觉的比较意识,使本书超越了普通的地方志,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与《东京梦华录》的怀旧情绪不同,《岭外代答》透露出的是开拓精神。周去非虽然也是中原人士,但他对岭南的态度更为开放包容。书中没有刻意强调中原文化的优越性,而是客观记录岭南特色。这种态度在宋代士大夫中实属难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化心态的微妙变化。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将书中内容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比如书中关于海外贸易的记载,与《诸蕃志》等著作可以互相补充;关于少数民族的描写,又能与后来的《赤雅》等书形成对照。这种跨文本的阅读体验,让人对宋代岭南的认识更加立体。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本书是为回答中原亲友询问而作,这种问答体的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岭外代答》最打动我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交流智慧。在记载异域风情时,作者既保持客观记录,又融入个人观察;既展现文化差异,又寻找共通之处。这种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当我们面对不同文化时,是应该像周去非那样保持开放心态,还是固守自我中心?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掩卷沉思,不禁感慨:周去非笔下的岭南,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交汇之地。与《东京梦华录》追忆的繁华旧梦不同,《岭外代答》展现的是文化碰撞中的新生机。或许这正是南宋时期特有的精神气质——在偏安一隅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深思。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入蜀记
入蜀记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