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29897
2025年07月30日
奇书,却令人迷惘。正着读时似有所得,倒着读又觉恍惚。围炉而坐,却不知暖意何在。清夜独对,字字珠玑又字字迷雾。贫者读之愈贫,达者读之愈达。说是处世箴言,却总在紧要处语焉不详。时而如醍醐灌顶,时而如坠五里雾中。这炉火,究竟要照见什么?这夜话,到底想说与谁听?困惑啊困惑,每到关键处便戛然而止,留下读者对着一炉余烬发愣。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精选书评
知书客585953
世界变化很快,而且正越来越快,快得让人惶惑惧忧。但《围炉夜话》一类佳作却仿佛凝固了时光,成为永恒,透过历史的烟尘风沙把世界面目呈现给世世代代的人,让人读了心安,就好像手里抓着一件东西,可以有所依傍。读了,有所得,何幸!错过了,便也是永远错过。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246494
有人读《围炉夜话》看到"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训诫。有人读出"贫莫断书香"的治学态度。我却觉得这本书像冬天的炉火,温暖地照亮人心。王永彬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做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不复杂,但需要一辈子去体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重读这些老话,忽然明白古人为什么说"心安即是归处"。生活的智慧其实早就写在书里,只是我们常常忘记。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281014
今岁隆冬,围炉披览此书,旬日而竟。明清之际,世风浇漓,而王永彬独以淡泊明志,其言如老农话桑麻,平实中自有深意。然间或说理过甚,未免有腐儒气。大抵劝善规过之作,未可苛责,惟《菜根谭》之清隽、《小窗幽记》之冷峭,终高出其上。惜其未能尽脱训诂窠臼,不然当为清言第一。然寒夜煨芋读之,犹觉字字生温。甲辰岁杪默存识于沪上。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