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7791
2025年06月30日
在古籍堆里翻找,《周礼》这套书让人读得头疼,但越读越觉得有味道。大家都知道它讲的是古代官制,我看的却是背后那些严格的秩序感。现在的人总说制度不重要,可没了规矩,什么都是乱的。周公用这套东西管住那么大的国家,不是没有道理。看懂了《周礼》,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能把国家管好,有些人却把什么都搞砸了。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礼记
知书房
礼记
戴圣 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经书,亦称《大戴礼》或《大戴记》。传西汉戴德编,85篇。今存39篇,订为13卷。德字延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后仓弟子,西汉今文礼“大戴学”的创始者。书本为秦汉以前儒家治《礼》所辑解释和补充经文的有关资料,初无定本,系在长期传习中逐渐定型,而附会为“大戴”之作。所收皆产生于公元之前,不少属于战国作品。 为研究上古社会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夏小正》为中国最古月令之作。孔子三朝记八篇和曾 子十篇之于儒学,《五帝德》、《帝系》之于古世系,《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投壶》、《公冠》之于古礼,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北周卢辩注为通行之注。版本以明袁耿翻韩本为佳,《四部丛刊》即影此本。日本有正德六年京师万屋喜兵卫本。注本以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可读。孙诒让《大戴礼记校补》、汪照《大戴礼记补注》等亦可参考。日人铃木隆一编有《大戴礼索引》。
仪礼
知书房
仪礼
彭林 著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8825
从六月初到八月底读完《周礼》,花了快三个月。《春官》《夏官》两卷讲官职设置的部分看得仔细些,其他章节只是大概翻过。这本书把古代的制度写得清清楚楚,官职怎么分,礼仪怎么做,读着读着就觉得古人真有一套办法。虽然文字古奥,但慢慢看进去就能明白它的好处。有时候晚上看着看着,会突然想通现在某些制度的由来。壬寅盛夏读毕记于北京。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知书客666244
周公制《周礼》,架构六官,立国之本,诚为后世典范。其治礼作乐,化民成俗,非止于条文,更在礼乐精神。读《周礼》者,常叹其严谨周密,却不失仁厚。周公之智,在将抽象理想落实为具体制度,既尊尊亲亲,又明德慎罚。尤喜其"以德配天"之说,后世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肇端于此。一部《周礼》,半部华夏文明史,至今犹见其深远影响。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知书客267867
圣典,治世之根本。好得很,棒得很,强得很!可以当官看,可以为民看,可以治国看,可以修身看。升官时该读,落难时更该读。王侯将相能学,平民百姓也能学。失意时候要读,得意时候更要读。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之始!
周礼
知书房
周礼
周公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