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22573
2025年09月03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著
南朝齐、梁时期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地区方志。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著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补附录诸条。一万二千余字。 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十事,每事各为一卷。附录盘瓠、白虎传说,异牟寻与崔佐时誓文等六事。记述云南历史、交通、各族概况,尤以南诏社会经济、制度、军事训练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为详。是志为现存云南方志最古者, 《新唐书·南蛮传》和《资治通鉴》有关古滇、越的记载,多取材于是编;程大昌、 李荣陛等考证《禹贡》,均宗其黑水之说,向为世人所重视。是研究云南史志的珍贵文献。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武英殿聚珍版本, 《四库全书》本。近人向达《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版),周维衍《蛮书校注读后》(《历史研究》,1965年第六期),方国瑜《樊绰<云南志>考说》(《思想战线》,1981年第一期),均可供参考。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1128
从立夏开始翻阅此书,到仲秋方得读完,前后历时四月有余。其中山川地理部分最为详细,城池沿革次之。李膺所述蜀地风物,大抵可信,然个别记载与实地不符,当是传闻之误。此书虽非正史,然保存汉晋间益州故实颇多,足资考证。特别是对于蜀汉旧事的记录,可补陈寿之阙。惟版本流传中错简甚多,使用时需加辨正。壬寅秋日记于锦官城。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知书客265628
自春徂夏,时作时辍,终竟读罢此书。常璩采撷故实,排比旧闻,而剪裁之功未臻完善,不免有纷纭杂沓之病。所载蜀地风物,亦多辗转相袭之说,未可尽信。文笔支蔓处,尤觉芜累,岂当时著书之体固如是耶?至其叙人物,褒贬之间,时有偏颇,恐非实录。虽为方志之祖,而精审不足,未足为后世法。壬寅长夏记于锦城西隅。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知书客618118
任豫的《益州记》在方志中很有名。书里详细记载了蜀地的山川、物产、风俗。多数人关注的是书里的地理信息,但更值得注意是作者记录的方法。他没有夸大,也没有遗漏,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地方志容易掺杂个人见解,但任豫保持了客观性。这种治学态度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少见。书的价值不只在于内容,更在于作者的严谨。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