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9379
2025年09月04日
《随巢子》这本书讲了很多道理,但很多内容让人感到困惑。作者试图教人如何做人,但说教意味太重,读起来很枯燥。书里反复强调要约束自己,要按照礼数行事,但这种要求过于死板,不切实际。 书中提到不要多说话,不要多惹事。这种观点太过消极,完全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人人都这样想,社会就不会进步。作者还把文章比作人的身体,说道理是心肾,格调是筋骨。这种比喻看似巧妙,其实没什么意义,对写作帮助不大。 作者认为读书是最宝贵的技能。这个观点本身没错,但他把读书说得太简单了。读书需要长期坚持,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他提到人在年少时容易受影响,这个观察是对的,但解决方法说得太模糊。 最让人不满的是作者对错误的描述。他说二十岁后很少犯大错,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人在任何年龄都会犯错,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作者把错误归咎于教育,这种说法太片面。 全书充斥着"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说教,缺乏具体可行的建议。作者要求人们言行谨慎,走路大方,这些要求太过表面化。真正重要的是内在修养,而不是外在表现。总的来说,这本书理论多,实用价值少,读起来很累人。
随巢子
知书房
随巢子
随巢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胡非子
知书房
胡非子
胡非 著
一卷。周胡非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云:“胡非氏,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战国有胡非子,著书。”由此可知,胡非是战国时期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与上所载略同,《隋书·经籍志》以非为名,误。关于《胡非子》一书二篇,《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记有《胡非子》三篇,注: 墨翟弟子。《隋书》、《旧唐书》、马总 《意林》皆云一卷,可知至唐时已残阙不全。宋以后佚失。今本系清人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辑得四节,合为一卷。虽零文碎语,不足以窥其宏旨,然其“非斗”之说,可存墨家之学说。现存的主要版本有:明归有光辑订,诸子汇函本,一卷。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等。
田俅子
知书房
田俅子
田俅 著
一卷。周田俅 (约前360—300)撰。田俅或作田鸠,齐人。《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有 《田俅子》三篇,注:先《韩子》。《隋书·经籍志》:“梁有《田俅子》一卷,亡。”新、旧 《唐书》不著录,说明该书已佚。清人孙诒让曾指出:“田俅晓陈符瑞,非墨氏徵实之学。与其反对楚王以文害用之论,亦复乖牾,或出依托。”诒让之说颇近事实。现存的版本有:清人马国翰博引他书,辑成一卷,以《玉函山房辑佚书》刊行。劳格亦尝辑之,可惜此本较略,不及马国翰本。
墨子
知书房
墨子
墨子 著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328023
奇书,古人的智慧很实在。随巢子讲墨家,讲得很清楚。任何时候都能看,白天能看,晚上也能看。聪明人看了懂,普通人看了也懂。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想事情想不通就看它,日子过得太顺也看它。求神拜佛没用,这本书才是真有用。里面说的道理很管用,照着做就能活明白。墨家的门道都在这里,看完就懂了。
随巢子
知书房
随巢子
随巢子
知书客473232
从八月初到十月中读完这本书,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存七篇为后人辑录,内容大多残缺不全。随巢子主张兼爱非攻,其说与墨子相近,但文辞更为质朴。书中论述尚贤、节用等思想,保存了早期墨家的部分观点。由于流传过程中散佚严重,只能从残篇中窥见一隅。作为研究墨家学派的重要文献,此书仍有其学术价值。壬寅秋日记于沪上。
随巢子
知书房
随巢子
随巢子
知书客898486
奇书,上古之绝唱。深沉、厚重、质朴。可以正着理解,可以反着参悟。遇到困惑时读,明白时也读。智者能得启发,普通人也得收获。迷茫时需要看,自信时也要看。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悟书。悟得书中三味,便是超脱之日。七篇文字,字字珠玑。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静下心来,反复咀嚼,自然明白。关键在于实践,不在多读。
随巢子
知书房
随巢子
随巢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