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5950
2025年04月28日
《过江七事》以七件史事串联南明溃败轨迹,揭示党争倾轧、军事失控、政权合法性危机等致命问题。其价值不仅在于史料记录,更在于通过具体事件展现权力博弈的逻辑与后果。尽管存在立场局限,却为理解明末政治生态提供了独特路径,兼具历史研究与现实反思意义。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著
唐及五代诗人传记汇编。10卷。元代辛文房著。本书卷首有写于元年宗大德八年(1304)的引言,即应编成于此时。全书以10卷的篇幅论列了398位唐(包括五代)诗人,其中有专传的为278人,附见的为120人。为一代诗人作列传,在此书问世之前未曾有过,因此,无论从开创意义而言,或是从其资料丰富、涉及面广博而言,本书都是研究唐诗最主要的典籍之一。到清初,本书在国内已无传本,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重编为8卷,但仅存有287位诗人的传记。本书自元代问世以来,曾传入邻国,日本尚保存有其元利10卷本,清光绪年间由杨守敬访得日本流传的10卷原本,影印行世,国内才又得见本书的全貌。自1987年5月至1990年9月,中华书局陆续分4册出版了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的原文校勘由孙映逵完成,全书的校笺工作分由20余位学者分工撰写。校笺主要包括:考证原书资料出处,纠正史实讹误,补辑原书未备的重要资料。校笺一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好评,不但提供了该书的通行本,也成为唐诗人生平资料的集大成者。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晏子春秋
知书房
晏子春秋
晏婴 著
是一部颇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较接近历史小说的政论著作。旧题春秋时齐人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作者当是一个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间士大夫传说的人物。成书约在战国末期,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汉书·艺文志》只称《晏子》(无“春秋”二字”,是否即今传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内。全书八卷二百五十章,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卷,多有崇尚节俭之说;外篇二卷,所记乃西汉刘向编校本书时所说的“又有复重文辞颇异”和“又有颇不含经术”之内容,其中《仲尼之齐欲封节》与《墨子·非儒》相同。全书所叙皆晏婴之遗事。本书以晏婴作为中心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实乃先秦著作中罕见之作。书中对奴隶主的穷奢极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丑恶,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对劳动人民的籍(赋税)重狱多,拘者满围(牢狱),怨者满朝等情况作了真实的反映。本书在认识论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社会观上,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之说;在学派关系上,《内篇》多孔子称许晏婴之语,《外篇》多晏婴抨击孔子之语。注本有今人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上下册。其书汇集了二十四个刻本和二十几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资料,分为佚文、集语、事迹。有关晏子学说学派讨论、有关《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类,辑附于后,颇便检阅。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1431
《过江七事》所记南明史实,叙事简练,条理分明。陈氏亲历乱世,所述多为一手见闻,不为虚词所饰,读来可信。书中对当时政局人物均有客观评述,不因个人好恶而失实。虽然篇幅不长,但材料选择精当,重点突出,能见微知著。其价值在于保留了南明重要时期的真实记录,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种务实求真的写法,正是史家应有的态度。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客727831
左良玉打着勤王的旗号东进,说是清君侧,其实就是想抢地盘。陈贞慧看透了他的心思,直接点出他 “名为勤王,实为割据”。这一仗下来,南明的防线彻底乱了套,清军趁机渡江。书里这段写得紧张刺激,但有些地方太主观,把左良玉说得一无是处。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客699064
陈贞慧写《过江七事》就是把南明那摊子事掰开揉碎了给人看。书里讲福王上位时,东林党和马士英两边掐得头破血流,史可法本想和稀泥,结果被人摆了一道。作者作为复社的人,字里行间偏向东林,但也没藏着掖着,马士英那套权术手段写得明明白白,看得人又气又叹。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