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9972
2025年09月03日
陈贞慧的《过江七事》写的都是南明小朝廷的琐事,但恰恰是这些小事暴露了末世王朝的腐朽。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排挤忠良,弘光帝却只顾享乐。南明君臣偏安一隅,还在争权夺利,完全不顾北方沦陷的江山。读这本书让人心痛,明明有机会重整河山,结果毁在这些无能之辈手里。亡国之祸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从这些日常的腐败开始的。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十七史百将传
知书房
十七史百将传
张预 著
又名《张氏集注百将传》,简称《百将传》。古代军事家与将领传集。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其书采历代军事家与名将百人,始于西周姜太公,终于五代刘。各于正史及别史中搜集有关事迹,进行综合论述,特别注重其军事战例,凡与《孙子兵法》合者,皆一一表出,或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其他生平,如地理诸方面考述也颇琐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然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仍为宋人之谈兵而已矣。”《郡斋读书附志》:《百将传》十卷,东光张预公立所进也。由太公而下,至于五代之刘词,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而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各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著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以及《文集》五十卷。《古今同姓名录》见于《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均为一卷。后来,经唐代陆善经,元代叶森分别加以增添续补,收录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清代李调元编辑《函海》时,将此书收入,改为三卷。此本虽然经过反复的增补,但其体例分明,不相混杂。凡是陆善经、叶森增改之处,都予以标明。所以仍可以看到梁元帝原本的面目。这是类事之书中,最早的一部书。书中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二个,共一千三百零七人。此后,明代万历年间,余寅又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宾增补一卷。清代王廷灿又增补八卷。内容更为详尽,但是其体例依然如原本。有《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39064
奇书!明末之绝唱也!玄妙、深邃、痛快!可正读,可反观,可细品,可速览。太平年岁宜读,乱世更需读。达官显贵可悟,布衣寒士亦能得。得意时助你清醒,失意时为你指路。读史不如体史,体史不如入史。入此七事,方知何为真豪杰!每读一遍,便觉胸中块垒尽消,眼前豁然开朗。这哪里是七事?分明是七剂救世良方!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客811431
《过江七事》所记南明史实,叙事简练,条理分明。陈氏亲历乱世,所述多为一手见闻,不为虚词所饰,读来可信。书中对当时政局人物均有客观评述,不因个人好恶而失实。虽然篇幅不长,但材料选择精当,重点突出,能见微知著。其价值在于保留了南明重要时期的真实记录,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种务实求真的写法,正是史家应有的态度。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客699064
陈贞慧写《过江七事》就是把南明那摊子事掰开揉碎了给人看。书里讲福王上位时,东林党和马士英两边掐得头破血流,史可法本想和稀泥,结果被人摆了一道。作者作为复社的人,字里行间偏向东林,但也没藏着掖着,马士英那套权术手段写得明明白白,看得人又气又叹。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