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8721
2025年07月06日
烂书,历史之糟粕。闷得慌、烦得慌、腻得慌。正着看难受,倒着看更难受。从头看到尾无聊,跳着段落看也无聊。闲着不要看,忙的时候更别浪费时间。聪明人看了生气,普通人看了糊涂。走投无路别看,春风得意更别碰。求神不如骂人,骂人不如撕书。撕书解气!
西汉演义
知书房
西汉演义
甄伟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小八义
知书房
小八义
佚名 著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太,梁士太知周家之祸恐受牵连决议退婚,同时授意指使义子梁滚暗害周景隆。梁府千金梁秀英梁府闻知气愤不已,她和老管家梁忠毅然冒险救出周景隆。周景隆无奈只好远走他乡。在漂泊途中先后结识梁山后代飞毛腿阮英、孔氏三兄弟、金枪将徐文标、踏雪无痕花云平、无影侠时长青、尉迟肖和猛汉唐铁牛。他们侠肝义肠、扶危济贫,同恶霸和奸臣作斗争。最终将蔡京阴谋叛乱的武装组织藏兵营打败,斩杀了助纣为虐的恶僧铜头和尚。周景隆也在漂泊途中发奋读书考中状元,为国锄奸。小八义士齐聚汴梁保家卫国,共敌外患,谱写一曲人间大义之歌。
包公案
知书房
包公案
安遇时 著
《包公案》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小说之一,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也称《龙图神断公案》实际上是一部有关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九十五个包公断案故事,部分收自于民间相传,部分采自于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记叙包公审理的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等类案件。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其内容虽不连贯,但包公形象却贯穿全书。与其他公案小说一样,《包公案》的成书,也是源自民间故事的流传,后经文人整理,这种话本便成为最初的通俗小说了。
南史演义
知书房
南史演义
杜纲 著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十二卷。卷首有许宝善序和凡例十条。今存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玉峰东景川局镌”原刊本,道光十年刊本和同治四年鹭门文德堂刊本等。主要记述了宋、齐、梁、陈四朝的兴衰盛变。小说结构清晰,主次有序,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达流畅。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繁更替中,作者浓笔重彩描写了宋高祖刘裕、齐高祖萧道成、梁高祖萧衍、陈高祖陈霸先这四个开国之主,又着重刻画了宋苍梧王、齐东昏侯、陈后主等亡国之君的荒淫和侯景之乱给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就把复杂的历史,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兴也,必有所以兴;其亡也,必有所以亡。”“所以”之缘就在于一个字——“民”。《南史演义》基本根据正史演绎而成,野史传言时见其中,使得小说更为跌宕起伏。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4398
翻看甄伟的《西汉演义》,感觉像隔着一层雾。故事是熟的,人物是熟的,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作者想把那些英雄豪杰写活,结果却像是套着戏服的木偶在台上走。书中那些打仗的场面很多,看久了就分不清谁是谁。有时候会想,这些事到底是真的还是编的?读完了合上书,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别让人记住的地方,一时还真说不上来。
西汉演义
知书房
西汉演义
甄伟
知书客261436
战争史诗,谋略盛宴!秦汉交替的壮阔画卷,王道与霸业的终极抉择。读之令人血脉贲张,掩卷又痛彻心扉。项羽横刀立马,刘邦暗度陈仓,张良筹算千里,韩信用兵如神。每翻一页都似在楚汉河界旁观棋,看得人心惊肉跳。失意时读此卷,方知百折不挠乃英雄本色;得志时观此篇,更懂进退有度是真豪杰。千古兴亡多少事,尽在这金戈铁马中啊!
西汉演义
知书房
西汉演义
甄伟
知书客927877
很多人读《西汉演义》会关注刘邦的崛起或项羽的悲剧,但我更在意那些次要人物。比如萧何的务实,他在乱世中能稳住后方,保证粮草供应。还有张良的隐忍,功成后选择急流勇退。这些细节往往被忽略,但恰恰反映了西汉开国集团的复杂性。演义虽然虚构,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有参考价值。读历史小说不能只看主线,配角的选择同样值得琢磨。
西汉演义
知书房
西汉演义
甄伟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