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
甄伟

西汉演义

甄伟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西汉通俗演义》,又名《西汉演义传》、《西汉演义评》、《西汉全传》。八卷一百零一则。题“钟山居士建邺甄伟演义,绣谷后学敬弦周世用订讹,金陵书林敬素周希旦校锓”。甄伟,号钟山居士,建邺(今江苏南京)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藏辽宁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清初拔茅居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经纶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味经堂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嘉庆二十年(1815)同文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广百宋斋铅印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善成堂刊本,藏吉林市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明末刊《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本,1995年华夏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东西汉演义》排印善成堂刊本。战国后期,赵国俘虏了秦国王孙异人,软禁于邯郸城。赵国阳翟大商人吕不韦,识见精明,善能相人,变卖家产结纳身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并把已怀身孕的宠妾朱姬献给异人为妻。朱姬生下一子,取名政。异人得到吕不韦的帮助,逃出邯郸城,回到秦国。后来即位,做了秦王。吕不韦受封为丞相,总揽秦国大权。秦政即位,诛杀了他的生身父亲吕不韦,独揽朝政。他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建立秦王朝,自称秦始皇帝。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弄权,私改遗诏,把太子扶苏赐死,立次子胡亥为帝,称秦二世。二世皇帝的残暴更胜于始皇,于是天下大乱,先后有陈胜、吴广、项梁、刘邦等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反秦。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97018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今年25岁的我才第一次认真读完这本历史小说《西汉演义》。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确实很棒,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很精彩。小时候我以为这种古代小说很难读,现在才发现是自己那时候看不懂,其实这本书写得很好。 这本书讲的是刘邦如何从一个小混混变成皇帝的故事。我最喜欢看刘邦和项羽斗智斗勇的部分。项羽这个人很厉害,打仗从没输过,但是最后却输给了刘邦。我觉得这是因为刘邦更懂得用人和权谋。他身边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些厉害的人物帮他,而项羽却连范增的话都不怎么听。 书里很多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韩信,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兵变成大将军,最后却落得被杀的下场。还有张良,那么聪明的人,帮助刘邦得了天下后就隐居了。这些人的故事都很精彩,让人忍不住想,如果他们的人生不一样会怎样。 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把历史人物写得很真实。刘邦不是什么完美的人,他会耍无赖,会逃跑,但他就是能成事。项羽虽然失败,但他那种英雄气概还是很让人佩服。这些人物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有血有肉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汉朝的历史更感兴趣了。以前只知道刘邦是汉高祖,现在知道他怎么一步步打天下的过程。书中那些计谋和战争场面都写得很生动,让人感觉像在看电影一样。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09247
《西汉演义》让人看不懂。开头很热闹,中间很乱,结局很仓促。人物很多,记不住谁是谁。打仗场景写得详细,但看不懂战术。对话很啰嗦,不知道重点在哪。历史部分和虚构部分混在一起,分不清真假。看完之后脑袋发晕。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有名。想从里面学点东西,但找不到有用的。人物性格变化很大,没有道理。整本书像一锅大杂烩。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6665
"汉家气运方隆盛,四百年来基业成。"——《西汉演义》中这句气势恢宏的诗句,道出了西汉王朝由布衣天子开创、历经数代明君贤臣而铸就的不朽传奇。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1436
战争史诗,谋略盛宴!秦汉交替的壮阔画卷,王道与霸业的终极抉择。读之令人血脉贲张,掩卷又痛彻心扉。项羽横刀立马,刘邦暗度陈仓,张良筹算千里,韩信用兵如神。每翻一页都似在楚汉河界旁观棋,看得人心惊肉跳。失意时读此卷,方知百折不挠乃英雄本色;得志时观此篇,更懂进退有度是真豪杰。千古兴亡多少事,尽在这金戈铁马中啊!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7877
很多人读《西汉演义》会关注刘邦的崛起或项羽的悲剧,但我更在意那些次要人物。比如萧何的务实,他在乱世中能稳住后方,保证粮草供应。还有张良的隐忍,功成后选择急流勇退。这些细节往往被忽略,但恰恰反映了西汉开国集团的复杂性。演义虽然虚构,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有参考价值。读历史小说不能只看主线,配角的选择同样值得琢磨。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