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1831
2025年09月04日
"大抵诗人好作古怪语,少陵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耳。"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著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有明万历本,《道藏》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等。
止学
知书房
止学
王通 著
《止学》是隋朝大儒王通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祥;能够思虑周祥,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这也是中庸的道理。本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谦受益,满招损”,《止学》更多的是告诫做人的哲理。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3199
欧阳修所著《六一诗话》为最早的诗话,薄薄一册,仅有一卷。释惠洪所著《冷斋夜话》也是诗话。“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不言其名耳。此法唯荆公、东坡、山谷三老知之。”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客914377
大多数读者读《冷斋夜话》时,都会感叹惠洪的博学多才。而我最在意的是书中那些被贬官员的故事。他们明知道说真话会得罪皇帝,却还是坚持上书谏言。相比之下,那些见风使舵的官员反而活得很好。历史上正直的人常常吃亏,这个道理到今天也没有改变。读这本书让我明白,有些事不是不知道后果,而是明知后果也要去做。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客871145
奇书,文人笔记之精华。闲时可读,忙时也可读。心情好时可读,烦恼时也可读。学者能从里面找到学问,普通人也能找到乐趣。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这本书像一扇门,站着能看,坐着也能看。书里既有雅致,又有烟火气。宋人笔下的世界,鲜活又真实。读完后会说,奇怪,明明说的是古代的事,怎么感觉就在眼前。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